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

林孝埈孙龙亮相 “冰上尖刀”将踏上冬奥赛季征程

2025年09月05日 13:57:05 来源:京报网

9月4日,为期三天的中国短道速滑队队内选拔赛在首都滑冰馆打响。本次选拔赛成绩将作为新赛季组队依据之一,林孝埈、刘少昂、孙龙、范可新、王晔等国手名将纷纷亮相,力争以良好表现迈出通往米兰冬奥会的“第一步”。

比赛期间,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刘浩介绍了新赛季队伍的组建情况和参赛计划。刘浩表示,当前短道速滑项目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中国短道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从竞技实力来说,我们并不占优势,但是请大家相信,为国争光始终是中国短道队最重要的使命。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努力拼搏,争取优异的成绩。”

林孝埈在今年初的亚洲冬季运动会上主场夺金

新国家队于4月集中

据刘浩介绍,新一期国家短道集训队于4月13日集中,正式展开2025-2026赛季的训练备战工作,至今已近五个月。

队伍于当月赴海南进行军训,随后围绕强化体能基础、打磨技战术细节、提升比赛能力、坚定理想信念等环节,进行了系统、高效的夏训。刘浩表示,现在全队人员精神饱满,有伤病的运动员均已恢复正常系统训练。

新赛季的国家队选拔,主要根据上赛季重要国际赛事——世界锦标赛、世界巡回赛、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比赛成绩展开,并对上赛季全国冠军赛成绩突出的运动员进行择优录取。目前国家队由男、女各17名运动员组成,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将满32岁的冬奥冠军范可新,最小的是16岁的四川小将邝俊雨。这34名运动员中,既有大赛经验丰富的世界冠军、冬奥冠军,也有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的新人。“队伍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能力、技战术水平等,分为了一组、二组,训练目标一是备战冬奥会,二是持续培养青年运动员,力争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刘浩说。

老将范可新(左)在亚冬会比赛中

力争满额参加冬奥会

本届国家队的首个大赛任务,便是米兰冬奥会资格赛。根据国际滑联相关规定,2025-2026赛季共设四站世界巡回赛,并作为冬奥资格赛。比赛将于10月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打响,连赛两站后转战欧洲,于11月中下旬在波兰格但斯克和荷兰多德雷赫特连赛两个周末。最终参加冬奥会的名额,将根据这四站比赛的成绩决定。

米兰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共设九个小项,根据规定,参赛资格将在四站世巡赛中选取三站最高排名积分进行统计分配。其中,男子5000米接力和女子3000米接力积分前八名入围,男女混合2000米接力积分前12名入围。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力项目中,东道主意大利队可直接获得入围资格。而男、女500米和1000米的入围资格是积分前32名,男、女1500米为积分前36名。资格赛所获名额归属协会而非个人,每个协会单项最多入围三人,每队满额参赛名额为男、女各五名运动员。

按照计划,中国队将于10月初出发,开启新赛季的征程,参加完四站冬奥资格赛后于12月初返回国内。刘浩表示,全队目标明确,将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力争获得米兰冬奥会满额参赛资格。”

孙龙(左)、刘少昂(中)和刘冠逸在亚冬会接力居亚后相互安慰

四标准选拔参赛阵容

由谁代表中国短道出征冬奥会资格赛,也须经过层层选拔。据刘浩介绍,本赛季中国短道队参加国际比赛的选拔办法,经过了充分考虑和业内专家、教练员等多轮讨论研究,明确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即组建国家集训队,目前已经完成。第二步则是综合评定并选拔参加新赛季世巡赛的男、女各六人阵容,考量标准分为四个方面。具体为,上赛季世锦赛、亚冬会成绩占30%,上赛季世巡赛成绩占30%,目前正在进行的内部选拔成绩占30%,备战训练表现及思想表现占10%。

据介绍,此次队内选拔的方案于7月研究制定并进行了公示。选拔赛正式比赛项目只设单项比赛,同时安排了接力项目的练习赛,在选拔运动员的同时为世巡赛进行热身。同时,为鼓励竞争和促进训练,此次选拔赛扩大了参赛范围,规定获得上赛季全国冠军赛男、女全能前30名的运动员均可报名。选拔赛结束后,积分排名男、女前6位的运动员获得新赛季世巡赛暨冬奥会资格赛的参赛资格。排在第7位至第10位的为替补运动员,国家队会根据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伤病情况等适时调整世巡赛参赛人员。

第三步则是从参加本赛季世巡赛的人员大名单中选拔最终参加米兰冬奥会的运动员,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附: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

第一站:2025年10月9日12日,加拿大蒙特利尔

第二站:2025年10月16日至19日,加拿大蒙特利尔

第三站:2025年11月20日至23日,波兰格但斯克

第四站:2025年11月27日至30日,荷兰多德雷赫特

新华社供图

责任编辑:张阿嫱
  • 刘浩
  • 短道速滑
  • 国家队
  • 冰上曲棍球
  • 短跑
  • 滑冰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