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首次举办标准化及知识产权对接交流活动,立足宁夏清洁能源产业禀赋优势,共商中阿标准化与知识产权合作大计,助推中阿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于塞上湖城宁夏银川而言,金秋初到,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近日在银川举行,中阿博览会标准化与知识产权对接交流活动(以下简称标准化活动)亦在此间同期举行。
相较往届,本届中阿博览会呈现多个“首次”。例如,首次设立标准化活动。以“标准赋能发展 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的该活动,开启了中阿绿色合作规则共建新篇章。
活动期间,中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标准专利协同、国际能源合作等议题开展深度对话。
助推中阿经贸深入合作
“今年是中阿博览会创办12周年。我们首次举办标准化及知识产权对接交流活动,立足宁夏清洁能源产业禀赋优势,共商中阿标准化与知识产权合作大计,助推中阿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向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厅长、知识产权局局长马如林表示。
“当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已迈入全球领跑行列,多项核心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首席技术专家谢宏文说,宁夏作为全国“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建设的先锋省份,表现尤为突出。
谢宏文在活动现场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转型进展》主旨报告时,用一组亮眼数据展现了中国绿色能源实力:截至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达18.89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量的56.4%,其中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14.07亿千瓦,较原定目标提前6年完成2030年规划任务。
约旦资深经贸专家艾哈迈德·哈莱卡认为,中阿双向投资呈现“规模扩大、领域拓宽”的新特征。从投资领域分布来看,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领域仍是重点,5年间投资占比达79%(约410亿美元),为阿拉伯国家能源产业升级与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参与的光伏电站、风电项目数量逐年增加,成为推动当地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其中,中约清洁能源合作成果丰硕,战略契合开启“共赢新篇章”。艾哈迈德·哈莱卡活动期间详解了中约清洁能源合作成果,约旦凭借连接亚、欧、北非的战略位置成为地区重要枢纽。历史上,约旦94%以上的能源需求依赖进口,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为应对未来十年年均5.5%的能源需求增速,约旦积极转向清洁能源,目标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中的占比提升至50%、碳排放降低10%。过去十年间,中约清洁能源合作实现快速发展。依托中国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专长与约旦的市场需求,双方在技术转移、项目管理与能力建设方面实现深度融合。
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
“近年来,我们着力强化标准引领、质量支撑、知识产权赋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马如林说。
大力提升标准供给质量,推进标准创制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链接互动,积极构建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标准体系,发布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地方标准1300余项,完善特色优势产业标准体系60个,构建更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积极推动“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出口纺织品、铁合金等产业标准研究,持续推进多个领域标准和知识产权制度型开放,支持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参与国内、国际性专业标准化组织,以标准软联通打造合作硬机制,促进中阿国际贸易与物流便利化。
此外,持续深化中阿标准合作交流,成立阿拉伯国家标准化(宁夏)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农业、能源、数字产业等多领域标准化科研工作,为促进中阿经贸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曹俐莉在活动中以《强化标准专利协同发展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解读。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涉及标准的专利信息披露声明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24年底已经达到6800余项,并且覆盖技术领域不断延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同步部署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专利布局与产业应用,以更好巩固创新持续能力,提升创新竞争能力,塑造创新引领能力。
探索标准化合作新路径
针对未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标准与专利协同合作,曹俐莉建议,双方可以基于前期良好合作基础,强化互利共赢的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
“作为连接亚、欧、北非的战略枢纽,约旦在中阿合作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艾哈迈德·哈莱卡提出了中约未来可重点深化合作的领域(如双方可联合制定能源系统国际标准,共建荒漠太阳能项目等)。艾哈迈德·哈莱卡建议,中约可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研发并制定全球通用的太阳能系统技术标准,提升双方在国际能源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同时,依托约旦广阔的荒漠资源,合作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项目,将“沙漠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
谢宏文认为,风电光伏成本的持续下降与中东地区油气转型需求形成高度互补,宁夏有望成为新能源技术输出枢纽。期望中阿在技术合作、产业协同和标准共建三方面深化合作,共促能源转型。比如,在标准共建层面,联合阿拉伯国家制定风光电站建设、运维的区域标准,探索跨境绿电交易的规则体系,为中阿能源合作提供“标准支撑”,助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走深走实。
活动期间还发布了清洁能源领域国家标准外文版、《2024年度宁夏技术性贸易措施报告》等成果,阿拉伯国家标准化(宁夏)研究中心、亚欧非贸易投资联合促进会和中阿经贸合作示范园三方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
马如林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中阿标准互联互通,以签署三方标准化合作协议为契机,加强技术法规、标准互认、质量认证等领域对接,积极探索标准化国际合作新路径,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为更多产品、技术和服务进入阿拉伯国家及更广阔市场提供标准依据。”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