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驿站+智能柜”进民宅 邻居挺闹心

2025年09月05日 18:10:49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韩爱青

1.jpeg

民宅内的智能快递柜。

快递驿站又“升级”,500多个智能快递柜格装进了武清区天鹅湖壹号小区的单元楼内,引发居民对用电、消防、治安等一系列问题的担忧。记者调查发现,此类现象并非个例,如何平衡便民服务与社区安全,仍需制度层面进一步探索。

市民反映:

民宅内藏多个智能快递柜

“我们这栋居民楼里有人把住宅改成快递驿站,密密麻麻装了好多智能快递柜格,陌生人天天来来往往,有安全隐患!”家住武清区天鹅湖壹号小区的刘先生近日向天津日报热线23602777反映,该小区2号楼1层一套130多平方米的住宅被改造成快递自助存取点,居民为此忧心不已。

刘先生介绍,这个特殊的快递驿站于8月1日正式营业,室内不仅安装了智能快递柜用于存放小件包裹,还将各类大件快递堆放在房间角落。同住该楼的王女士对此表示出担忧:“这些智能快递柜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转,用电负荷大不说,最让人担心的是,楼里住着很多老人和小孩,每天大量陌生人随意进出,让人无法安心。”业主张先生则指出一个更具体的问题,该套房屋紧挨着电梯,由于户型设计原因,大门完全打开时会遮挡住半扇电梯门。“以前作为普通住宅时,一天开关门次数有限,影响不大。但现在改成快递驿站后,大门从早到晚都敞开着,这个问题变得突出,大家乘坐电梯时都得侧身才能进出。”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天鹅湖壹号小区。刚进入楼道,就看到敞开的住宅大门上写着大大的“驿站”二字,而且大门遮挡住一部分电梯门。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住宅,客厅两面墙都装上了智能快递柜,粗略估算有500多个柜格,墙角处堆放着大件快递包裹。一名自称管理员的人正在厨房做饭。

面对居民楼内突然出现这么多智能快递柜,住户们纷纷表示担忧和不满。他们认为快递服务网点应当设置在户外区域或合规的商业底商内,而不是占用居民住宅空间,这样既存在安全隐患,也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各部门说法:

多方介入处理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武清供电分公司在接到居民举报后进行了核查,发现该房屋实际用于商业经营,却按居民电价结算,存在“高价低接”的违约用电行为。8月6日,电力部门下发违约用电通知书,并作出追缴与处罚。工作人员说:“根据《供电营业规则》相关规定,我们要求其补交差额电费并承担二倍差额电费的违约使用费。”

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表示,业主将房屋出租后,承租人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前未进行报备,且未征得利害关系业主同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据其介绍,消防人员已到现场进行了检查,要求经营者配备灭火器和更换防火门。“居民楼内的消防设施是按照住宅标准配置的,改为商业用途后,消防要求也需相应提高。”

杨村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已要求经营者尽快征得所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否则不能继续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一致同意。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目前正在督促经营者履行这个程序。

延伸调查:

驿站装上智能柜成本驱动是主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将智能快递柜直接装入居民楼的现象并非个例。在河北区建昌道中山东里小区,一处设在单元房内的快递驿站也引发了类似问题。由于智能快递柜格数量多而室内空间狭小,每到取件高峰时段,房间里总是挤满了人。“有时候人多得根本转不开身,取个件要好几分钟才能挤出来。”一位正在排队取件的居民抱怨道。

这种“家庭式”快递柜模式的兴起,主要源于经营者的成本考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驿站经营者向记者坦言:“选择在居民楼内设点,最看中的就是租金优势。同样1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临街底商月租金6000元,而居民住宅只需要2000元—3000元,相差一倍以上。”他还算了一笔细账,除了租金差价,在居民楼内设点还能节省不少额外开支。首先就是人力成本,快递集中送到后,只需挨个入柜即可,系统会自动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码,收件人凭码自取快递,无需一直有人值守。快递入柜也整洁,不会有拿错等情况发生,比较好管理。“另外,智能快递柜如果安装在小区户外场地,物业要收取场地占用费,风吹日晒还会产生设备维护费等。选址在居民住宅内,这些钱都能省下来。”

一家快递公司区域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一说法,目前快递末端网点的利润微薄,每件快递只能赚取0.3元—0.5元的派件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选择租金更低的居民住宅自然成为许多加盟网点的首选。

观点:

网点设置标准与要求应尽快细化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查阅相关法规发现,当前针对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的管理规定中,并未对经营场所的房屋属性作出明确限制。《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登记实施办法》仅要求申请者提交营业执照和场所使用证明,但并未明确规定该场所必须为商业性质用房。

针对这一问题,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秘书长翟磊指出,智能快递柜进居民楼的现象折射出城市治理中新兴业态监管面临的普遍挑战。“智能快递柜本是为民服务的设施,但其设立和运营不能以牺牲社区安全和居民权益为代价。应尽快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细化快递末端网点的设置标准与管理要求,引导企业在合规的前提下提供便民服务。”翟磊建议,快递末端网点的设置除必须征得利害关系业主同意的同时,还应制定保证消防安全、用电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应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前布局,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中预留智能快递柜的安装空间,从而化解便民与扰民之间的矛盾。

责任编辑:张阿嫱
  • 快递柜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