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体育教师们的光荣与梦想(建设体育强国·教师节特别报道)

2025年09月10日 12:48:33 来源:人民日报

陈金(前)在演示动作要领。

受访者供图

赵海龙(右二)和学生一起排练。

霍亚平摄

陈明(中)带学生开展篮球训练。

李鑫波摄

羽毛球世界冠军成为高校老师,拼搏精神在大学校园继续闪耀;90后老师创编上百种操舞,领着孩子们挖掘大课间的快乐;乡村教师坚守大山10多年,用小篮球托起山里娃的大梦想……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我们走近体育老师们,感受他们的风采与奉献,向他们致敬。

——编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教授陈金——

“当老师的成就感,不比拿冠军差”

本报记者郭晓龙

阳光透过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馆的玻璃窗,洒在飞舞的羽毛球上。“食指松开半厘米,击球瞬间再扣紧,力量才发得透……”弯着腰,手握球拍,陈金正给学生演示发球要领。拥有9个世界冠军奖杯的陈金,如今是学生们争相抢课的“金牌教师”。

2018年9月,陈金结束了5年国家队教练生活,受聘成为哈工大体育部副教授,“比起培养奥运冠军,让更多人感受体育魅力同样有意义。”他始终记得启蒙教练金超的叮嘱——冠军精神不该只在赛场上。

“第一节课我就‘翻车’了。”陈金笑着回忆。过去在国家队,面对技术精湛的专业运动员,他一个手势、一句点拨,队员便能心领神会;而在大学球场,眼前是连球拍都握不好的“小白”,世界冠军级的教练完全“水土不服”。

于是,陈金从零开始调整:教握拍时逐一纠正手势,教击球时将“正手高远球”拆解为“转体、引拍、发力”三步,连手腕角度都反复示范。看着学生从不会打到攻守自如,他真切感受到,“当老师的成就感,不比拿冠军差。”

7年教学实践,陈金摸索出一套因材施教的方法。对普通学生,他是鼓励型教练,看到学生不敢接球,他会放慢球速,笑着说“没关系,再试一次”;指导校队时,他又切换到“火眼金睛”模式,队员接杀球重心过高、网前挑球角度不准,他都严格纠正。

在他的带领下,哈工大羽毛球队斩获6次省级比赛的团体冠军,其中,2019年、2022年夺得黑龙江省学生运动会甲组团体冠军。如今,陈金已成为教授,并获评“2025年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

为了让更多学生感受羽毛球乐趣,陈金牵头打造了慕课《金羽飞扬》。为清晰呈现技术细节,他常常从清晨拍摄到深夜,反复调整机位,用高速镜头捕捉扣杀、挑球、放网的瞬间,再配上动作拆解字幕和语音讲解。如今,该慕课已开课12轮,选课学生超过12.5万人次,成为多所高校的教材。

此外,陈金还为哈工大(深圳)实验学校和哈工大深圳校区乡村振兴帮扶点——广东河源和平县大坝镇中心小学开设公开课,将冠军精神带到中小学校园。

“陈老师说打羽毛球要不怕输,下一拍就可能逆转。”四年级学生李悦东握着新球拍,眼里有光亮,“我也要像他一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暮色漫进体育馆,陈金整理教案时,扉页上的文字格外醒目——“让每一堂体育课都成为学生们的追梦起点。”

郑州高新区第二实验中学体育教师赵海龙——

“校园体育可以很酷、很正能量”

本报记者张文豪

动感的《龙拳》音乐响起,上千名学生在操场上舞动起来,姿态优美、动作有力。这不是文艺演出,而是河南省郑州高新区第二实验中学的课间活动。

90后体育教师赵海龙是这套操的主要创编者。除了教篮球、足球等常规体育技能外,他还创编了上百种操舞。七年级六班的代涵漳跳得酣畅淋漓。“这些操舞很飒很好玩。刚开始我们不太会,赵老师教得很耐心。”代涵漳说。

2014年从河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后,赵海龙曾在多所学校任教。他观察到,有些孩子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

能不能用流行的音乐、轻松的舞步,增加大课间的吸引力?喜欢跳舞的赵海龙产生了创编操舞的念头。他和同事精心挑选配乐、创编动作,策划了17分钟、23分钟两个版本的大课间活动。其中,热身操、足篮排组合操、拉伸操等在学生中大受欢迎,并获得河南省第六届中小学“最美大课间”“一校一品”评选活动一等奖。

今年年初,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开学后,赵海龙发现许多孩子喜欢模仿影片中的台词,再加上片中传递的不服输的精神、友谊的真谛,赵海龙意识到,这是一个啦啦操的好素材。他从网络上搜集灵感,教学生跳起了“哪吒说唱”。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他简化动作内容,增大动作幅度,让孩子们更容易跟上节奏。

“校园体育可以很酷、很正能量。”赵海龙还是学校“90°”舞蹈社团的发起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90度是直角,希望孩子们为人正直、勇于钻研,保持正能量、不服输的劲头。”赵海龙这样解释。

“我很喜欢参加舞蹈社团的活动、跳课间操,不仅身体得到锻炼,内心也获得成长。”社团成员、八年级五班学生白家泽说,今年6月,社团创编的红色主题操舞获得了河南省学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赛相关项目的第一名,在舞蹈中他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回响。

如今,作为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实施单位,郑州高新区第二实验中学的操舞逐渐成为特色。下一步,赵海龙希望引入人工智能、非遗,创编出更多形式新颖、学生喜欢的体育作品。

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市乡村教师陈明——

“实现了14年前的心愿,我很幸福”

本报记者苏滨

8月27日,贵州乡村教师陈明荣登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他的故事里,有坚守,有热爱。

回龙小学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回龙镇,是陈明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母校。2011年,在外工作多年的陈明被调回老家任教。面对学生缺乏体育活动、校园缺少活力的状况,他许下“带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心愿。

“我特别喜欢篮球,不如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玩篮球。”陈明自费买了4个小篮球架,他心思缜密,“标准篮球架太高,孩子投不进容易失去信心。”他设计了投篮、拍球、抱球跑等趣味活动,吸引孩子们参与,还自掏腰包购买文具和零食作为奖励,双管齐下,效果出奇地好。

校园渐渐热闹起来了,但有的家长却不买账。“家长要求孩子专心学习,怕玩篮球浪费时间。”陈明理解家长的顾虑,他跟着班主任去家访,耐心解释,甚至拍胸脯保证:“要是孩子成绩下降,算我的!”

为了让孩子们从了解走向热爱,陈明提议组建篮球队并外出比赛。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学校支持。

“最大的问题是缺经费。”陈明四处联系公益基金、爱心企业,筹集活动资金。为确保打球与学习两不误,学校规定成绩达标才能参加训练。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从“老师追着学”变成了“自己主动学”。学习成绩上去了,陈明也获得了更多家长的支持。

2017年,回龙小学首次外出比赛。第一次“出征”并不顺利,球被弄坏了、队员被撞倒,孩子们茫然地看着陈明。赛后,他带领队员们复盘,教孩子们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看待失败,如何保持斗志、打磨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队伍首次亮相省级比赛便夺得季军。“球被抢断立刻去追,人被撞倒迅速爬起来,这种拼劲太招人喜欢啦!”让陈明高兴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孩子们的成长。此后,回龙小学篮球队一路披荆斩棘,至今已斩获13个县级、3个州级篮球赛事冠军,以及2个省级赛事亚军。

学生李中阳刚转来回龙小学时性格内向。因为他个子高,陈明便鼓励他打篮球。短短两年,他就成长为校队队长,球场上指挥若定,与队友配合默契,整个人变得阳光自信。

“全校已有100多名孩子因为篮球特长升学,不少孩子考上大学。”陈明说。如今,在回龙小学,天天有训练、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联赛。

谈起这些年学校的变化,陈明满脸自豪,“实现了14年前的心愿,我很幸福。”

责任编辑:乔妙妙
  • 陈金
  • 赵海龙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