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管

从违建到暖心棚,柔性执法为六旬老人撑起“晴雨伞”

2025年09月11日 15:48:08 来源:极目新闻

“以后下雨天不用再担心灌雨了!”9月9日,看着自家楼前焕然一新的雨阳棚,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村街道118社区130门的严婆婆拉着执法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场持续数周的违建整治行动,在柔性执法中画上了暖心句号。

76718f8a8e35c01549516561670773ae.jpg

违建钢棚变成暖心雨棚

严婆婆家住一楼,她请人附着房子的后墙做了一间20平方米的钢构屋,并在后墙开了一个门,钢构屋用作储物。今年8月,严婆婆家的钢架屋被认定为违建,列入市清网行动整治清单。当执法人员首次上门时,60多岁的严婆婆正蹲在杂乱的钢构屋里整理废品——这个私自搭建的“储物间”不仅侵占公共空间,更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不是不想拆,拆了真没地方放东西。”面对执法人员,严婆婆道出难处:儿子意外受伤住院需长期治疗,自己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这处违建里堆放的全是“家当”。

“政策要讲明,人情更要暖透。”执法中心工作人员带着法规条例,多次登门沟通。他们耐心倾听严婆婆的困难,详细解释违建的危害,并主动提出协助解决拆除后的物品安置问题,逐步消除了老人的顾虑。

当执法人员再次上门时,严婆婆主动掏出钥匙:你们真心为我考虑,我配合拆除!但新问题随之而来,老人无力承担拆除费用,更没劳动力自拆。

微信图片_2025-09-11_120703_025.jpg

帮拆违建钢棚

执法中心立即启动“帮扶拆违”机制,联系辖区诚信商户余师傅。这位老师傅被故事打动,不仅以成本价承接了拆除作业,还现场设计改造方案:把钢架改成斜支撑雨阳棚,顶部换成防雨板,既合规又实用。

9月9日施工当天,7名工作人员化身“搬运工”,将严婆婆的物品妥善安置后,仅用3小时就完成改造。新装的雨阳棚下,严婆婆的绿植正舒展新叶,阳光透过棚顶洒下温暖光影。

责任编辑:张阿嫱
  • 社会万象
  • 民生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