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不怎么吃云南米线和贵州酸汤鱼的人,现在都知道木姜子了吧。这种被称为“新晋顶流”的香料,最近为美食节目《一饭封神》带来不少话题,茶饮店和雪糕店都热衷用它研发新品,它甚至在生鲜平台上被当成天然香薰摆件出售。对,不是用来吃,是用来闻的。
木姜子跟青花椒长得有点像,却有着类似柠檬、姜和胡椒的混合香气,在我国是已有千年种植历史的香料,在云贵川湘地区备受喜爱。贵州人常用木姜子作为驱寒祛湿的药食。木姜子都有哪些食疗功效?哪些人应该忌口?有约君跟大家一一说来。
木姜子: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木姜子又称山胡椒、山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山苍子等,为樟科植物清香木姜子、毛叶木姜子和木姜子的果实。常生长在溪旁、坡地或杂木林缘,每年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即可使用。
木姜子果实形如青花椒,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柠檬清香,含在嘴里微微辛麻,但回味清爽,被誉为调味料里的“山妖”。
木姜子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其中以干燥果实入药的情况最为常见。《中国药典》中记载其果实为“荜澄茄”,性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多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等。
不少中医著作均有对木姜子的描述,《本草纲目》记载其“暖脾胃,止呕吐”,《本经逢原》阐述了其多重药用价值:木姜子的叶可以治疗腹痛腹胀;根部可缓解风湿关节酸痛;茎可用于缓解胃寒腹痛;果实则是治疗食积气胀的良药。
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木姜子的药用成分,如挥发油中的柠檬醛、香茅醛、柠檬烯等成分。这些成分不仅具有平喘、抗心律失常、抗真菌的作用,还能够有效解油腻、促消化、暖胃、缓解胀气和反胃,减轻肠胃负担。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烹饪中加上几颗木姜子,不仅能增加菜肴的香气,还能帮助暖胃散寒,预防季节性胃痛;将木姜子油涂抹在腰腹部,则有助于预防寒冷和空腹引起的脘腹疼痛,同时也能缓解因消化不良而引发的胃痛和胀气。
除了这些香气成分,木姜子中还有许多活性植物化学物质,如生物碱、脂肪酸、木脂素、酰胺等,这些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帮助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损害。尤其是其中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不仅能抗炎、抗菌、抗病毒,还能够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预防效果。
木姜子都有哪些吃法?
木姜子是药食同源的苗药,其果实、花叶、树皮、树根都可入膳。而作为食用香料,它的开发和应用也越来越多。根据《2025 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显示,木姜子和香茅一样,作为小众酸味型菜系的常用香料,其出品数量的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0%,是妥妥的“新晋网红”。
果实
鲜嫩的木姜子果常用于在烹饪肉类时去腥增香,捣碎了也可以用来拌凉菜、拌饭、做蘸碟,被认为有降压祛寒的功效。
树皮
在云贵菜系的餐厅里,常常能见到有人拿着一根木头往酸汤锅里、米线碗里削树皮,那就是木姜子的枝条。像四川的彝族辣子鸡,也是用晒干的木姜子枝条刮下来的细粉充当调料,味道层次立马提升。
花和叶
木姜子的花和树叶也不会被放过,云南有吃木姜子花的习惯,花吃起来香味更浓郁,还少了果实部分的辛辣感。而在广西、湖南和贵州一些地区,还有人用木姜子的叶子来泡茶喝,是夏天消暑的流行饮品。
树根
木姜子根也是宝,有祛寒、镇痛、行气、健脾、消胀、祛风湿的作用。四川和云南山区的彝族有一道特色菜肴“香疙瘩鸡”,就是用木姜子根舂成粉,拌入与糯米和油盐一起煮透的鸡肉块烹制而成。在福建一些地区,还有用木姜子的树根煲汤的习惯。
在生鲜平台上,木姜子也被当摆件出售。
油
木姜子油的吃法就更多样了,吃啥都可以倒一点,拌面、拌米线、给汤提味都不错。木姜子油也有祛寒的作用,可用于按摩、刮痧,可以疏通经络,使血运也顺达,从而让血压平稳下降,可以调理阳明表证轻度的高血压。
木姜子虽好,非人人宜食
不过,也并非人人宜食用木姜子,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
1.《重庆草药》中就提到"肠胃有热者忌用",胃肠有热人群可能会导致便秘的症状,加剧排便困难。
2.孕妇最好不要吃木姜子。木姜子性辛温,孕妇吃了容易上火,还会给身体带来不适.
3.此外,过敏体质人群和服药人群注意慎用。酸汤虽好可别贪饮。
推荐两道家常食谱:
酸汤鲈鱼
材料:鲈鱼1条,柠檬半个,大番茄2个,木姜子10克,鲜冬菇100克,金针100克,胡椒粉、食盐、花生油、料酒适量。
做法:鲈鱼洗净起骨,剩下的鱼肉切片,用胡椒粉、花生油、食盐、柠檬汁、料酒等腌制鱼肉片;柠檬切片,番茄洗净切块,鲜冬菇洗净切丝;先热油起锅,把鲈鱼骨煎香,然后加入适量开水和柠檬片熬汤;另起一锅,炒番茄、鲜冬菇和金针菇备用;鱼骨汤大火水开后,加入刚刚炒好的配料,小火再滚约20分钟,加入食盐和撒上少许葱花即可。
功效:温中补气,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士食用。
木姜子炖鸡
材料:鸡肉500克,干木姜子10克(或新鲜木姜子20克),生姜几片,盐适量。
做法:鸡肉切块焯水。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或砂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5-2小时,至鸡肉软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补虚,散寒止痛。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胡世云食药养生、营养师顾中一、北京卫视养生堂、科普中国、岭南药学等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