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举行首届龙狮竞赛受访者供图
从岭南大地到天山脚下,铿锵的英歌鼓点、灵动的广绣针脚、豪迈的醒狮步伐,正悄然搭建起粤新两地心手相连的文化桥梁。
近年来,广东推动一系列粤新文化交流,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各族群众心间,更结出一条紧密的民族团结情感纽带。
英歌铿锵响彻喀什古城
“英歌让我们跨越了山海之间的距离。”粤喀情古城英歌队队长艾日夏提江·艾力难掩激动,“去年10月,来自广东的教练手把手教我们英歌舞的招式、步伐,如今我们不管走到哪里表演都特别受欢迎,我们也成了英歌舞的传承者!”
艾日夏提江·艾力是喀什古城景区表演队队长,在社交平台刷到的潮汕英歌舞让他深受震撼。“英歌舞跳起来大开大合,鼓槌声、舞步声、呐喊声充满斗志昂扬、团结一心的英雄气概,我看到它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于是,他和表演队队员们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自学,但效果有限。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喀什古城景区邀请了来自广东的专业英歌舞老师,开展教学和表演交流。广东汕头濠江区岗背乡众英歌队队长魏子丹就成为了这群维吾尔族青年的总教练,并与艾日夏提江·艾力结下深厚情谊。
2024年国庆期间,魏子丹带队赴喀什进行展演,并开展近一个月的系统教学。他回忆道:“喀什的队员们都很有天赋,他们本来就擅长一些乐器和舞蹈,因此学得很快。但英歌动作对体能要求非常高,不少队员已经三四十岁了,刚练习时多少有些腿酸背痛、体力不支。”
2024年11月1日至3日,“粤喀情古城英歌舞队”正式亮相喀什古城,线上直播吸引近10万人次观看。如今,这支英歌队已成为古城旅游的一张文化招牌。
广绣在新疆“绣”出吉祥花
今年6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参加“跨粤山海 奔赴疆来”2025年广东省文联“文化润疆”活动,再次踏上了新疆这片土地。对他而言,这里已是“第二故乡”。
1999年,他曾作为一名侦察兵驻守乌鲁木齐。退役后赴广州钻研广绣20余载,成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近年来,他积极参与“文化润疆”项目,深入喀什、疏附等地开展广绣教学与文化互动,眼前的变化让他印象深刻。
“我服役期间也曾到过喀什等地,但这次看到城市建设更加现代化,街区更加整洁美观,文化氛围也愈发浓厚。喀什的历史气息与时代气质在这里融合共生,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新时代气象。”
更令他动容的,是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与徒弟孙文萍的意外重逢。孙文萍曾在广州随王新元学习广绣,如今已在该校支教3年,并开办广绣社团,带领30多名小学生飞针走线。课程从平针绣起步,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荔枝、荷花、福字等吉祥图案。
“我一开始连针都拿不稳,现在能绣出完整的作品了!”六年级学生布艾吉尔古丽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绣制的“荷花图”。
王新元见这些孩子们年纪虽小,但手中的绣品已经初见章法,飞针走线中饱含着专注与热爱。那一刻他真切地感受到:广绣已不再是“走进校园”,而是“扎根校园”。此次交流后,他向学校捐赠了50套专业教具,为孩子们的广绣之路添砖加瓦。
百支龙狮队舞动伽师
在广东援疆的支持下,龙狮文化已在伽师县落地生根,全县组建了超百支龙狮队伍。练习舞狮已是伽师县第四中学学生阿布都拉的日常。被岭南龙狮文化深深吸引的伽师县第四中学学生阿布都拉,是校园龙狮队一员,每天都坚持练习舞狮。
2024年,粤喀两地共同主办的喀什地区首届龙狮竞赛让阿布都拉至今都记忆犹新。当天,南疆地区50余支龙狮队伍同台角逐“狮王”。阿布都拉所在的伽师县第四中学代表队获得了青年乙组(16岁以下选手)冠军。
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广东省体育局等机构的鼎力支持下,一批批专业龙狮培训教练远赴新疆,把地道的醒狮文化带到喀什,并与当地师生结下深厚友谊,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随着英歌、醒狮在新疆落地开花,广绣、剪纸等非遗社团深入校园,广东文艺团体赴疆展演……岭南非遗正以其独特魅力走进新疆群众的日常生活。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