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陈文丽)国家税务总局7月16日公布的税收数据显示,我国银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养老服务和银发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银发群体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今年上半年,老年旅游服务、体育健康服务、文化娱乐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2%、23.9%、20.7%。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抓手,也是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人。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预示着相应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会显著增加,这为开辟银发消费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发展,从顶层设计到专项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银发经济不断提质扩容。《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当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已达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6%,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30万亿元。
显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且蕴藏着旺盛消费潜力的大市场。但在拓展银发经济过程中,仍面临着老年人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而市场上不少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滞后等供需失衡问题,亟须各方把握银发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持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使银发经济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银发族智能化、高品质、多元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以白领、教师等职业群体为代表的“新退休群体”催生了更具活力与潜力的“新银发经济”。该群体的消费需求高度集中于“健康养生”“旅游社交”“兴趣爱好”等领域。这一新需求将点燃消费提质升级的“银发引擎”,成为发力银发经济的新方向。
针对供需失衡,要通过研发创新、精准服务等方式优化供给,开发出适合各类老年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如上海等地开设老年人专属酒吧,还有一些俱乐部针对退休老人发布旅行线路等。要不断拓展银发经济消费新场景、培育银发产业新业态,如老年教育、老年用品、老年食品、助餐助洁、助医助行等,用新产业创造消费空间,用新场景刷新消费体验,用新业态激发消费潜力。
针对新消费需求,要抢抓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便利的服务,如创新拓展“智慧+”“行业+”“平台+”养老服务模式,有效汇聚不同行业的优质资源及优势服务内容,拓展文旅休闲服务、推广中医保健养生、发展抗衰老产品和服务,以及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设备等,积极为老年人品质生活保驾护航。
发展银发经济,还要大力培育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和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增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扩大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护理等专业招生规模,培养更多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此外,还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监管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为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