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首届丝路学和全球文明倡议国际研讨会、“伊本·白图泰与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伊斯兰世界教科文组织(ICESCO)总部举办。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ICESCO总干事马利克以及阿塞拜疆、古巴、墨西哥等多国驻摩大使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并先后发表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代表中方主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辞。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副院长、丝路战略研究所《新丝路学刊》副主编杨阳,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教育部)伊斯兰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闵捷,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新丝路学刊》编辑部主任王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院长侯宇翔,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宁出席了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其他来自中国、摩洛哥、卡塔尔、阿塞拜疆、沙特阿拉伯、苏丹、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等。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李昌林李昌林致辞。
李昌林在致辞时表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李大使赞赏ICESCO积极致力于促进伊斯兰世界与各国友好交流与合作。
ICESCO总干事马利克马利克致辞。
马利克在致辞时表示,中国与ICESCO成员国之间有着天然的文明纽带,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存。他高度评价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强调ICESCO与中方机构共同办会本身,正是伊斯兰世界与中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的良好例证。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致辞 。
马丽蓉在致辞时介绍了中国在促进中外丝路学术交流和文化合作方面的贡献,期待中国与ICESCO可以进一步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在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环节,她发表了题为《中非古今丝路交往的世界意义》的主旨演讲,指出丝路精神是中非结成丝路天然伙伴关系的共处之道,坦赞铁路精神、中国援非医疗队精神、中国维和精神这三大精神是中非结成丝路合作伙伴关系的持久动力,“一带一路”是中非结成丝路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等合影 。
这次学术活动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和ICESCO共同举办。活动主要研讨内容为丝路学、全球文明倡议和“伊本·白图泰与文明对话”。
杨阳作学术报告。
杨阳在首届丝路学和全球文明倡议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犹太人与丝绸之路》的学术报告。他认为犹太人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往重要的组成部分。
闵捷作学术报告。
闵捷在首届丝路学和全球文明倡议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伊本·白图泰及其在中国的影响》的学术报告。他对伊本·白图泰的多重身份进行了学理思考,并对其在当前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交往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王畅(图中前排左一)作学术报告 。
王畅在首届丝路学和全球文明倡议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十周年的成就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她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介绍了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就相关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12月5日,“伊本·白图泰与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在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伊斯兰世界教科文组织(ICESCO)文明对话中心主任、前苏丹驻摩洛哥大使哈立德,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所长马丽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院长侯宇翔,中国驻摩洛哥使馆文化处负责人、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刘琛罡出席了研讨会。来自中国、摩洛哥、卡塔尔、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各自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丝路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伊本·白图泰与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现场。
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成立于2015年。自成立以来,在所长马丽蓉的带领下,该所成员积极拓展对外学术交流新路径,与国外主流丝路学智库及学者开展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助力形成中外共研“一带一路”新态势。2023年初,该所与ICESCO签署了“共建丝路学术共同体”合作备忘录。这是ICESCO对华合作的首份协议。该所学者闵捷获国家留基委国际组织师资项目资助,是派驻ICESCO总部的首位访问专家。本次国际学术活动的圆满举办,也是“共建丝路学术共同体”合作备忘录的成果之一。这一交流机制成功的建立,为助力中国学界与国际学界共同讲好丝路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之举。
本次学术活动在摩洛哥引起了良好反响,赢得了广泛好评和赞扬,并且受到了摩洛哥通讯社(MAP)、摩洛哥国家广播电台等摩洛哥主流媒体,以及新华社和其他国家媒体驻摩洛哥机构的关注和报道,其中包括专访和现场直播等。
(以上文图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提供)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