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专家研讨会暨“世界典型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问题与挑战”学术研讨会7 月26—28日在内蒙古通辽举行。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裴志利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长赵天晓以视频方式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少青主持了开幕式。周少青还在研讨会闭幕上作了总结。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田明主持了闭幕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王东,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等50余人。
图为裴志利致欢迎辞
裴志利在致欢迎辞时首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等表示欢迎。他说,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中唯一一所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布局的本硕博一体建设高校,也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经过66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开设72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达2.4万余人,教职工近20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已达46%。
裴志利继续介绍道,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学科是目前全国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唯一的世界史省部级重点学科。该团队于2011年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唯一的世界史国家级团队。我国著名埃及学家刘文鹏先生、史学理论家瞿林东先生、世界现代史专家姜桂石先生就曾在这里著书立说。以刘文鹏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扎根科尔沁大地,扎根内蒙古民族大学潜心“绝学”,在草原上开创了中国的埃及学研究,被学界誉为“历难为之地,治难为之学,成难为之功”。
裴志利表示,值此学术盛会举行之际,希望与会者广泛交流,共谋发展,并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世界史和民族学学科的发展壮大,为推进我校一流学科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期待大家畅所欲言、深入探讨,碰撞智慧火花,发表真知灼见,共同为推动民族学学科建设和北疆文化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图为赵天晓致辞
赵天晓在致辞时表示,就在几天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是新征程上的一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并且在多个方面鲜明指出了开放过程中有待加强的方面,如“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深化外事工作机制改革,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这都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表明了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意愿。中国越是融入世界,国家越是需要了解世界。对于世界民族研究学科来说,这无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赵天晓指出,6月29和30号,我们学会召开了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和学术年会,完成了学会理事会和领导机构的换届,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在年会上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本次召开的专家研讨会,特意选取了相对集中的议题,那就是“世界典型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问题与挑战”,希望能够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潮来临之际,联系世界民族学学科实际,推动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我们的着眼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的则是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体系建设拓展国际视野,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赵天晓认为,此次研讨会的议题涵盖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典型国家和地区,发言的专家学者既包括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的资深专家,也包括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大家聚焦同一主题,比照不同国家在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相信一定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
赵天晓最后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我们的世界民族研究学科。早在1979年,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科同样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40多年的发展确立了民族学二级学科的正式地位。在此套用这句话说一句:“中国的世界民族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辟广阔前景。”
图为周少青主持开幕式
在主旨发言环节,内蒙古大学特聘教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李春林,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孙壮志,中国亚非学会会长、中国非洲研究院首任执行院长李新烽,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潘红祥分别作了题为《北疆文化北疆安全》《民族问题与欧亚地区冲突热点》《种族民族问题与南非政治发展》《国际与地区格局视角下的巴以冲突》《论欧盟打击仇恨言论和仇恨犯罪的法律制度》的主旨发言。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内蒙古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王泰主持了主旨发言。周少青对主旨发言进行了评议。
图为王泰主持主旨发言
在研讨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包胜利,兰州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田烨,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庄晨燕,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张青仁,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副主任陈玉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和红梅,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系主任孟君,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院长田明先后作了题为《浅议北疆文化建设的几个原则》《西欧国家外来移民人权保护机制退化》《后转型时代中东欧极右翼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影响:以匈牙利为例》《墨西哥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实践与挑战》《21世纪法兰西国家民族凝聚力建设的新举措》《巴基斯坦国家共同体建设问题》《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帝国边疆民族的差异化治理》《“自我与他”——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埃及民族主义的兴起》。孟君、庄晨燕先后主持了研讨。刘中民对研讨进行了评议。
图为研讨会研讨现场
图为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等合影
图为田明主持闭幕式
研讨会由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承办。研讨会主题为“世界主要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问题与挑战”,相关议题为国家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世界民族研究学科建设与发展、世界民族热点问题研究、北疆文化研究。研讨会主办方还为与会的专家学者组织安排了相关参观考察活动。
(以上文图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提供)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