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前沿

建设“技能型社会”,需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底层逻辑和发展走向

2022年08月03日 15:10: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曾天山

 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内容从五章四十条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条。新的职业教育法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是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就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021年提出了“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殷切期望。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措施。现如今,职业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对实体经济发展和大众就业功不可没。

 但另一方面,一些社会人士对职业教育仍抱有偏见。归根到底,分歧在底层逻辑,底层逻辑是基础方法,是要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看清世界的底牌。看清了职业教育的底层逻辑,才能明确职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现代教育体系日益复杂,功能多样。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探索职业教育底层逻辑,从服务对象看,职业教育是服务全民的大众教育,与普罗大众的需求联系最紧密。职业教育规模稳居全国中等以上教育的半壁江山,万所学校星罗棋布于全国各地。

 从服务功能看,职业教育是富民教育,与经济生活联系最直接。因此,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向生产和服务一线输送千万技能人才,提升全社会整体劳动力素质,有力支撑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稳居世界制造业首位,促进人均GDP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推动低收入群体迈向中等收入群体,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人力资本。

 从服务目标看,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突出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指向生产性就业,使学习者“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最食人间烟火。职业学校保持90%以上的就业率,2020年,应届高职毕业生离校就业率84.23%,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和研究生就业。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一招,加快从“好就业”转向“就好业”。

 从服务内容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的技术教育。因此,职业教育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以技术为纽带连接产业与就业,推动教育与技术的竞赛,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从服务手段看,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基于真实工作情境传授解决实际问题的“屠龙之术”,培养德技并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从服务路径看,职业教育是产教融合的跨界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办学,能者为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

 从服务客体看,职业教育是开发多元潜能的选择教育,为适合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拓展多样化人才成功成才渠道,增加人生出彩的机会。

 从服务期限看,职业教育是覆盖终身的生涯教育,需要开展岗位认知、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待岗培训、转岗培训、轮岗培训等职业生命周期的学习实践。

 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深化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深刻把握“国之大者”“民之要者”对职业教育工作的要求,正确认识“服务民生”的职业教育底层逻辑,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从政治上看,从民生上抓,从规律上办,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要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探索职业教育办学规律,走类型技能化、层次体系化、形式多样化、品质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在提高质量和提升形象上下功夫,加快构建面向全体人民、贯穿全生命周期、服务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加快建设政府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增强社会的认同感、吸引力、影响力、满意度,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要以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契机,优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解决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促进就业创业,真正让职业教育“香起来”“热起来”“火起来”,培育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作者为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碧洁
  • 职业教育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