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 理论

坚持德治法治并重 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2019年06月20日 08:11:44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余池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垃圾分类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这一重要指示直指居民参与率低的痛点,为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提高参与率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培养垃圾分类习惯是从源头突破垃圾分类难点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笔者认为应该坚持法治和德治并重,通过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自觉的生活习惯。

一是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养成。垃圾分类既要法治的刚性约束,又要德治的教育养成。其中要把德治即宣传教育放在优先地位,首先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意义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于垃圾分类有利于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共识,发动全民积极主动参与。严管重罚可能短时间内能够遏制乱扔垃圾的行为,但要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还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和持续不断的教育引导。宣传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开展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孩子是将来垃圾分类的主力军,也是我们垃圾分类成功的希望所在。通过“小手拉大手”,还可以督促家长以身作则在家里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各地的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应该发挥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的作用,牵头做好垃圾分类法规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培养垃圾分类习惯还需要典型示范,通过选择部分试点小区把对居民的引导、小区的宣传、垃圾分类设施的布局配套、垃圾配套设施的标准、小区居民投放分类的准确性,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方案和标准做到位,为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提供模板和实地学习的样板。

二是要坚持法治约束和引导监督。多年来垃圾分类不能落实到位,缺乏法律的刚性约束是重要原因之一。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经过46个城市的先行先试,今年垃圾分类要在所有地级市全面推开。各地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出台垃圾分类的地方法规,把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各个环节的责任、义务和相应的罚则规定清楚,使得垃圾分类的管理有法可依,建立起法治的刚性约束机制。主管部门对积极主动垃圾分类的居民给予奖励,对未分类投放垃圾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处以罚款。

开展垃圾分类的初始阶段,需要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安排督导人员,监督和指导居民按照垃圾分类正确的要求进行分类投放,纠正居民不正确的分类。发挥社区管理人员、物业公司以及第三方公司的作用,共同监督和引导居民按照要求分类投放;制定详细的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确定定时定点的投放方案,固化垃圾分类投放的流程和方法,反复训练,不断坚持,帮助居民形成习惯;还可以因地制宜创新分类方式,比如开始时抓住干湿分类这个关键,先从干湿两分做起,配合第三方公司的上门收集,适当降低居民分类难度,提高分类的积极性,等习惯养成,再循序渐进地推进三分、四分。

三是要协同共治,久久为功。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涉及城市管理、教育、文化、宣传、环保、财政、发改、自然资源等一系列部门,主要领导需要高度重视,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任何习惯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垃圾分类也不例外。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重复、固化这一行为。城市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垃圾分类管理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宣传教育、试点示范、监督引导工作,直到全体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全社会形成垃圾分类新时尚。【作者系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 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6月17日   第 16 版)


责任编辑:郭禹辰
  • 德治法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