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砍下“三板斧” 结出丰收果

塑造高质量发展山东省邹城市优势

2020年11月25日 15:17:26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王楠

7月17日,一纸喜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传来,邹城市在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中位居第二。这是几年来邹城市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创新的结晶。近期,中国城市报调研组前往邹城市,对其改革与发展之路进行采访报道。

一板斧:“三端”入手,

激活城市发展潜能

日前,市民刘女士打电话向邹城市为民服务中心的帮办人员表示感谢;在田黄镇为民服务中心办好营业执照的张先生,也为“家门口的方便”打电话点赞……今年以来,邹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能力,持续深耕“便利化”这块沃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邹城市大束镇的友泓食用菌智慧产业基地。和人们印象中的农业生产场景不同,这里看不到土地、流水和汗流浃背的农民,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不断挥舞着的机器人机械巨臂和在传送带上飞速“奔跑”的金针菇。

大束镇党委书记田野告诉记者:“这样一个占地9.88万平方米的庞大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建成投产仅仅用了100天。其中,新的审批流程让开工时间提前了70多天。按照二期项目一天150吨食用菌的产能来计算,这一提速直接给企业带来了4500余万元的产值。”

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邹城市出台了《全面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创新实施“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缩时限”等举措,完善并联审批机制,将项目审批由各部门单打独斗整合为联合作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拿地即开工”。

从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施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到分类精准帮办代办、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再到填写《申请材料容缺办理清单》后,即可对33个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实施容缺后补、先行审批……这些举措不仅加速了项目建设,更为邹城市营造出了优质的营商环境。

去年,邹城市将原有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整合,成立新的邹城经济开发区,推出一系列提质增效的举措:经济发展职能与社会发展职能完全剥离,工作人员从150人缩减到110人,内设机构数量从12个减到7个。改革不到半年,预期目标就已实现。

此外,邹城市还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建立了农村集体股权交易管理平台,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信息、股权量化、收益分红等改革要素整合纳入平台,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

“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以流程重组为手段,以服务链为纽带,促使组织模式转变和政府绩效改善。”邹城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陈伟表示,改革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正是因为从行政审批改革、工业园区改革、农村产权改革等“三端”入手,邹城市激活了蛰伏的发展潜能。

二板斧:守正创新,

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当地决策者看来,邹城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追求经济的质,远比眼前的量更有决定性意义。在量与质的抉择上,邹城市决心调优发展结构。

2018年,邹城市的GDP已破千亿元大关,到2019年“压减”为800余亿元,这是邹城市破除“唯GDP论英雄”思维定式,主动调整、自我革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调优发展结构的结果。邹城市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过往无数次新旧观念碰撞后,总结出“守正创新”下的动能转换理念。

多年来,邹城市坚守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崛起,立足当下、瞄准长远,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起航。

“一方面,我们坚定不移提升传统产业层级,聚焦现有传统支柱产业,加大技改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以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链条化、融合化‘五化提升’为抓手,发展数字经济和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1+5’重点产业。”陈伟表示,“另一方面,政府持之以恒抓好新兴产业培育,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出台《电商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文件,指导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

邹城市以产业结构调整做强发展支撑,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目标,把产业和项目作为载体和抓手,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城市经济、生态经济,形成了高端引领、专业分工、循环节约、多极支撑的发展格局。利用调整出来的产能、挖潜出来的土地,推动京东云、蘑菇小镇等一批具有突破带动效应的大项目,并引进落地15个500强项目,有效提升了经济发展质量,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7.4:45.3:47.3。在济宁市重点项目观摩中,蘑菇小镇等三个重点项目全部入选济宁市十佳项目。

记者了解到,未来,邹城市将继续把经济开发区作为主阵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破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调整“国重民轻”经济结构,通过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此外,邹城市还将坚持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的京东云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目前已有50家企业入驻,5年内力争产值达到200亿元。

三板斧:城乡共赢,

打造乡村振兴的“邹城模式”

在大束镇枣行村采访时,记者见到大学毕业后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程奎。

程奎向记者介绍,2019年,他发动村民,以村集体占46%为最大股东成立了合作社,按照四位一体运营模式,走市场化道路。村民土地进行流转后,每年可增加40万元收入。

“合作社每年收入的30%给农民分红,30%用于再生产,20%用于民生事业,20%作为资金保障。”程奎说,村里还成立了劳务公司,为全村727名农民解决工作问题;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专门设立公益岗位,解决基本生活保障;还利用欢乐谷在本村的优势条件,建设商业街,安排农民从事农家乐、民宿、采摘等经营,增加收入。

对于一些中型企业在当地投资时面临的资金紧缺问题,邹城市政府也提供了相应政策支持。如济宁九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5亿元的高端果树种苗繁育基地项目落地郭里镇,但由于企业资金不足频频遭遇贷款难,项目建设举步维艰。

在邹城市农业农村局的引导下,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济宁有限公司对济宁九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综合授信,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作为抵押完成放款。如今,济宁九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经种下超过400万株种苗,每年投放市场200万株。按照这一速度,银行五年内就可收回全部贷款。至此,一艘新的乡村振兴“航母”在邹城市起航。

“邹城市坚持将一张蓝图绘到底,西部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东部发展乡村生态经济。”济宁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介绍,邹城市认真践行“两山”理念,紧紧抓住作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机遇,以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总体思路,高点定位、聚力突破、全域推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邹城模式”。

“邹城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山东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以攻坚的劲头、改革的精神,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张百顺总结邹城市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时如是说。(图片由邹城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刘蕾
分享到:
  • 中国城市报
    抖音号

    抖音号
    dyrjb32my0kv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观城者微信

  • 观城者微博

  • 官方快手号

    141759797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