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肖文兴代表党工委、管委会作工作报告,对全区2017年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对2018年工作安排部署。
何为新业态创新奖?
当中国的出行市场已开辟一片新天地之际,道路货运行业还处在“诸侯混战”时代,模式之争是当前论战的不二核心。具备行业整体能力的“无车承运人”作为一种新业态,在国内仍属稀缺资源,需要各方的合力培育。
阳春三月,绿叶萌芽。伴随着春天的来临,河南中钢慧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出的“无车承运人”已呈现出“花开正茂”的盎然态势。从络绎不绝的专家调研到数字惊艳的运营报告,中钢网无车承运人项目,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以开放的模式为物流业各环节提供定制化服务,给出了无车承运人试点的“中钢网方案”。项目作为创新发展的新时代现象,正以蓬勃之势形成示范效应吸引了海量的货主、车主及传统中介加入平台。
小微物流企业众多,如何把车辆、资金等资源聚集起来,实现降本增效最大化?货源庞大而分散,又如何将其整合?配货站、信息部等传统物流中介如何转型升级?
作为无车承运人项目的总设计师,中钢网董事长姚红超“画龙点睛”般给出了最佳答案:作为一个轻资产运营的现代物流服务平台,它一头连着货源充沛的中钢网上下游,一头连起运力释放不足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车主,并与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运前、途中、后市场等创新服务,积极与中国石化、中原通、中国银行等第四方开展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附加值的资源供应和金融服务,高效整合了产业链各类资源,打造协同发展、和谐发展、多方共赢的现代物流服务新生态。
中钢网董事长 姚红超
无车承运物流整合了车货资源,使货车实载率超过80%,还促进货运过程透明化,避免货车超限,而且实时监测货车运行轨迹,确保了货物流向、降低了货损货差。中钢网联合创始人、中钢慧运董事长李玉良对未来有着更深的思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进行模式创新,要把面临历史淘汰的各类中介组织联合起来,让他们深度融入无车承运平台体系,实现快速转型并形成新的赢利点,促进物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道路运输企业和实体经济企业联姻,促进资源规模化、集约化,中钢网无车承运人走出了一条别开生面之路。
据介绍,目前开封交运集团已接入平台2500辆货车,在多方力量协同下,2017年开封市宏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中钢网在线交易量达到4000万吨,运费超过20亿元。
为助力中国(河南)自贸区建设,探索行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双向降本增效、创新引领产业,河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将无车承运纳入自贸区政策框架下,河南中钢慧运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入驻自贸区。李玉良表示,之前自贸区内货主在货代信息部购买运力,无车承运人平台入驻后在享受自贸区政策红利的同时,还促使运力透明化、保证货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