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各地新闻 > 城市品牌

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贵州经济发展走新路

2020年03月25日 06:45:31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

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我省经济发展走新路

图为3月21日拍摄的余庆县松烟镇二龙茶山。通讯员 刘昌权 摄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2019年,全省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3%,超出全国平均优良天数比率16.3个百分点;全省推进38.44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和1097万亩储备林建设,完成营造林520万亩,退耕还林32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5%;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0%,绿色发展的动力越来越足。

相约2020,贵州正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绿色发展 注入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金满山,银满山,绿色号角吹响大地。近年来,贵州坚持走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路子,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

一个个绿色制造体系建起来了。去年,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红果经济开发区获国家绿色园区称号,10家绿色工厂纳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大生态示范企业库第一批入库企业达60家。

一座座“金山”“银山”唤醒了。在天柱县白市镇地样村,上百亩油茶林生机盎然。“一县一业”的快速发展,让天柱县31万余亩油茶林,综合产值达2.7亿元左右,覆盖15.6万人,仅去年就带动产区户均增收4100元。

贵州努力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的绿色经济日益壮大。

此外,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齐头并进,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强健的韧劲。

贵州扎实推动“千企改造”,实行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加快推进“两高”企业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2019年,全省共启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企业1256户,涉及项目1321个,完成投资1050亿元。

生态产业化加快推进。2019年,贵州持续大力发展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生态产业,做大“互联网+生态”经济规模;全省大数据企业达到近万家,苹果、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12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1位;全省旅游总收入、入黔游客均增长30%以上。

绿色治理 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

“仁江河畔水云间,天然诗画生态园。”在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的仁江生态园,蓝天映照在湾湾碧水里,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气息。

这里曾是经营20多年的硫酸厂,给当地的水源和土壤带来了严重的破坏。2019年,该厂地作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被列入全省十大污染源治理工程。经过修复建设,昔日的硫酸厂废址已建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园。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88个县市区有69个在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内,有16个县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019年,全省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坚定不移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修复力度继续加大。

每一座青山背后都是绿色贵州建设行动的证明。过去一年,贵州强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了重点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森林资源保护项目。全省完成长江经济带乌江、赤水河流域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地核查,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77.48公顷。

护好一江水,全面施行河长制。全省4697条河流共设五级河长22775名、招募近30000名河湖义务监督员、河湖巡查保洁员。巡河发现的问题清理整治完成率达100%。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贵州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2019年底,全省长江流域20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存在的602艘捕捞渔船,及保护区以外水域的1122艘捕捞渔船转产上岸。 

铁腕治污 用好发展和生态的辩证法

“天蓝地净水清是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贵州省社科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芶以勇表示。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引导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绿色产业快速发展,贵州速度更进一步。

有污染,抓治理。兴仁市金兴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曾因尾矿库超标超量堆放废渣、超标排放污染物、有污染地下水等问题,被生态环境部作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典型案例通报。2019年经过“百日大战”,该公司全面完成通报问题整改。

去年,全省整改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23个;整改完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问题15个;省级暗访暗查警示片曝光的57个问题,已整改完成54个,整改完成率94.7%。

每一片蓝天来之不易,每一湾碧水守护有力。深入实施“双十工程”,贵州持续推进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体废物治理、乡村环境整治5场标志性战役和16项污染防治专项行动。9个中心城市2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守好“幸福不动产”,用活“绿色提款机”,贵州正让绿水青山变成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记者 刘苏颉)

责任编辑:李竟闻
分享到: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