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江行最宽处

2022年05月11日 14:07:13 来源:中国城市网

万里长江最宽处,在哪里?

在江苏南通。南通旧称通州,与北京的通州相对应,习惯称之南通州。

如果你从南往北,从江上第一次来到南通,你会面对长江,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这是长江?这是长江?!这是长江!

是的,江阔之处乃南通。

她,绝不是长江上游的那般纤细,不是中段江水的那种婉转,而是浩浩荡荡径直向海流的一种豪迈气概。

从一眼望得到对岸,到一眼望不到对岸。

祖国西部青藏高原美丽的沱沱河畔,山高岸险,终年积雪有数十米深。

那是江之源,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三江源头,诞生了长江的初水;在1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也诞生了横贯11省市区的长江流域文明。

来到西宁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去一下长江源头的。

雪化成水,成年累月,不停地向低处流动,逝向东方。

涓涓细流,最终归于大海。然而,她经历的是漫长时空的艰难跋涉。

一程又一程,一直来到江海交汇处。

南北朝诗人庾信有诗云: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长江,汇聚了千河、万溪,汇合了千古汉水、淮水,拥有了汉民族笑纳百川的鲜明气质。

穿过高山、峡谷,流过千转百回。一路走来,滋润了身后的广褒土地,富足了长江子民的一日三餐。

宜宾、宜昌,宜都、宜兴……叫做母亲河的地方,绝对是宜居的地方。

长江的儿女,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汲水为饮,灌溉成田,生活成安稳的小康模样。

丰厚的植被,生龙活虎般的各类动物。水润万物,长江沿线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精妙世界。

与时间交,与空间通,贯穿西东、北南,纵横于春秋、夏冬,联结起四方,幅地辽阔,通达天下。

万里长江,舟辑以便,江河带来了交流和通畅。江上无大桥,后来,通衡大城武汉、南京才有了长江大桥。

西高东低向东流,流经山地,淌过平原。不弃涓流,集纳、奔流,一路会合,一路蓄积。向东、向东,是她亘古不变的方向。

最窄的黄草峡下峡口江面仅宽250m。流呀流,河床渐渐宽了,水量渐渐大了,万里长途的迁徒,千年沧桑的历经,清澈、秀丽的面容,换成了雄洋、粗犷的模样。

一条长江,百变精灵。

千难万险不惧,披星戴月行进。以坚定的毅力,永不言弃。她已经集聚了一路的能量,准备要去冲刺,去完成入海前的

最优速度、最佳姿态。

那是她光辉的梦想,那是她璀璨的理想。

那是她初始的理想、最后的归宿,最精彩的瞬间。

她,来到了下游,来到江东南通。

她把最后的旅程选择在这里。

长江在这里忽然变得很宽,很宽才能容纳昼夜不息汇聚而来的滔滔江水。

宽阔的江面,足足有10公里。

站在江左岸边,看江对面不再那么清晰,已经有点模糊,没有了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感觉。江南、江北,一眼望不到岸,隔开了远远的距离。

宽与窄,一路走来,才有比较后的定论。

远远望去,江北是江北,江南是江南。江的两岸,有着不同的风景与风情。

我住长江尾,君住长江头。

饮同一江水,养各方不同的人。

搭船南渡,需要起早带晚。然而,轰鸣声中船一离岸,再累也不舍得阖上双眼,因为眼前分明是不期而遇的江上世界。

那才叫劈波斩浪,那才叫浩浩荡荡。

风光无限好,有缘在江心。

无风的季节,近望眼前,江水如静止的绿色软玉,抑或像柔软的巨幅地毯,搜索脑中的记忆,没有过、没有见过如此的场景。

水不像在流,却分明一直在流。没有疲沓,反而更加雄健。

水墨当前:五山挺立,郁郁葱葱;宝塔高耸,直刺天际。由清晰到依稀,消失在视野,却忆旧在甜梦中。

南岸的建筑渐渐多了起来、高了起来,虞山凸现在如画的风景框。

向西望去,晚霞飞舞,船帆点点,构勒出一幅美仑美奂的青绿山水图。

日出红花红似火。转眼向东,极目远眺,气吞山河。整条江的江水像是使足了浑身的劲,只为一个“流”字拼着命向前、向前。

虽一望无垠,却做万里行进的最后冲刺。

从江阴以下,江面逐步开阔,向入海口呈喇形状开展。江阴附近水面宽仅一公里,于是成为要塞。而到入海口附近时江面已经宽达80公里。

江之尾、端之端。与海牵手,她要留给我们,最为完美的奔跑和腾跃。

面朝大海,大江东进的雄伟、壮观的姿态。

人类文明的版图都由江河潮海先天造就。综观古今与中外,江河海并流的交汇之处,从来都是文明的先发地。

这是圣洁之地,这是幸福女神眷顾的地方。

江左岸的南通,江与海交汇而成。

南通,靠水靠船,她历来是向南通的,通向江南,通向广阔的陆地。

海岸线不断东移,昔日的海边成了富庶的土地。青墩遗址,透露出5000年文明的一丝曙光。

光孝塔,又见证了千余年的城市文明。

狼山脚下的航标灯,昼夜不息,指引着东去的方向。

1903年,日本考察回来的张謇先生,又一次站到了城西的天生港,他以“通”、“达”命名自己的轮船、上海的码头以及航运公司,长江运输沟通起通与沪,南通从这里走向全世界。

江河时代,于是创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辉煌历史。

拥有长江总长三十分之一江岸线的南通是骄傲的。如今,江上架桥,紧紧挽起南北两岸。汽车、火车从江上快捷的通过,南通从此开创“好通”的向海时代。

长江,诞生了沿江一座座美丽绝伦的古今城市。在宜宾“长江第一城”江边,遐思过清澈的江水,向东流到我家乡;在对岸好近的重庆朝天门码头,眼前的长江与嘉陵江形成两江交汇,江水并流如此令人激动;沿三峡婉转下行,山水一路,美景迷人;坐在宜昌滨江石栏上,望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武汉三镇,城镇依江而建,与市民恋江而泳;抵达南京,在长江上一一分辨下游崛起的扬子江城市群:江南,有沪苏锡常镇宁,江北则有通泰扬。

长江三角洲,一个与经济文化紧密相联的名称。

法国马赛住在车厢里的一对情侣,在黄昏时分,就着一张世界地图,就远远地憧憬过这里:The Yangtze River、The Yangtze River。

这是万里长江的造就,这是大江大河的赐予。长江历史文明,到了这里演绎成现代的都市文明。

川流不息的江水,依然那么纯情地一路高歌,从这里朝向海洋,驶向海洋文明的彼岸。

万里江海通。叫做江城的城市不止一个,最靠近海的江城是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

大江进入大海前,右是上海,左是南通。泥沙淤积而成的崇明岛,把长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属于上海,是长江径流下泄的主要水道;北支归于南通,径直出海。

有江有海,拥江吻海,就是一座城市的幸运和幸福。

江的儿子,海的女儿,河江相接处的江海儿女从小喝着长江水长大,因为拥水亲水而富于才情才貌。他们有在股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朝气和勇气,向前、向高,把历史促上前,把文明推往高。历经六千多公里的漫长,依然不屈不挠,一往无前,追寻她的极致和完美。

眼球时代,一个城市有几个“最”就更能让人向往、更能让人记住。

江阔是南通,住在公园里。为期10年禁捕,这里已经能经常见到成群的江豚出没。

南通,出过赵无极,出过卞之琳,一诗一画,诗画了江城。于是,我们要在长江最宽处,感恩她、致敬她。

(作者黄正平,南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韩利
  • 长江
  • 南通通州
  • 向东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