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人民日报社属中国城市报邀请,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城市品牌论坛上,中央和地方领导与专家汇聚一堂。我作为国家与城市品牌战略研究专家,报告发言的基本内容如下:城市或企业的品牌建设一定要融入国家战略规划和品牌建设之中,要具有全球维度、世界格局、国际视野和天下胸怀。无论国家中心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要有建设世界一流品牌城市的志向和抱负。西部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国家政策、聚焦宏观战略;分析政治经济从而领悟及实践顶层设计。
首先,党中央、国务院对成渝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已经发布。西部将成为中国建设世界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第四极”,国家对重庆的定位是:打造国家制造业、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对成都的定位是: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我用几个关键词来解读一下是:战略定位、结构调整、协同发展、产业升级、优势互补、动力切换、生态平衡。区域和城市的发展一定是科技与文化双核驱动,品牌和产业相互促进。那我就从大历史观下的国家品牌建设以及中国文化通过城市营销进行国际传播和产业发展的维度来给成渝经济一体化提供一些战略策划思路: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定位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成为世界一流品牌城市。建议策划世界级的文明交流、文化对话论坛。发挥自身巴蜀历史文化厚重之优势;把东方哲学与中国智慧的核心精髓融会贯通、担当起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历史重任。因西方科技文明不过几百年时间,在研究量子力学、多维空间和平行宇宙。攀登人类科技高峰时候,却发现东方哲学、中国智慧在峰顶微笑不语等待了几千年,所以读东方最古经典、观西方最新科学实践。中西融贯、知行合一、以道御术、守正出奇。所以可以探讨论道青城山——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论坛,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治理、中国方案。
总之,亚洲博鳌论坛让博鳌成为亚洲的博鳌,世界互联网大会和世界戏剧节让乌镇成为世界的乌镇。世界文明互鉴论坛的举办不仅体现了城市品牌的全球影响力,而且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和阵地。当城市和区域品牌有了绝对的世界影响力,就会上升为国家品牌梯队中的一员。
第二,从产业发展的维度建立西部新全球化智库,或新时代国际智库。汇聚全球最顶级的人才,不仅要有院士、博导、专家和学者,也要有顶级企业家。比如海南省聘任马化腾为企业咨询委员会主席。不仅要为成渝经济圈出谋划策,且要融项目资源、研究基础学科。全面打造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体和文明城市、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创新城市。
从大历史观的维度,五千年看河南、山西,三千年看陕西、山东。一千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四十年看深圳,三十年看浦东。未来十年,我们有理由相信西部发展会成为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引擎。
最终,把我们的人生事业战略融入到中国战略之中,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明确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竞争力。以产业为本,资本为器,数字化建设为翼,基础学科研究、科技创新、产学研一体为心,品牌为王,文化为魂,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继往开来。
(作者系中国自贸区联盟国际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品牌港(IBH)联席主席、国策智库国家与城市品牌战略研究专家、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约理事)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