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架起翻越阴山的绿色能源电力通道

——国华乌拉特后旗50MW分散式风电项目送出线路施工纪实

2023年03月03日 16:05:03 作者:王晓瑞 曹国文

2022年12月14日2时35分,由康立电力安装公司承建的国华乌拉特后旗50MW分散式风电项目线路工程送电成功,该项目属于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线路全长39km,93基杆塔,其中57基铁塔位于阴山山脉的山峰上,塔位海拔最高值达到2200m,该工程是康立电力安装公司乃至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送电线路工程,历经半年的时间取得圆满收官。

在进行路径勘察和塔位选择时,由于没有可通行的道路,技术人员只能按照大概的方向摸索着上山,有时走着走着眼前呈现的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只能是另辟蹊径。有时完成一基塔位的测量定位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是一天的时间,从山上撤回到谷底时,人们都是两腿发抖、面色苍白,坐在地上直喘粗气。虽然也采用了无人机进行预先选点定位及路径勘察,但山里的气候突变、风力激增,致使无人机不能正常工作,靠人员作业依然是主力。许多人脚上磨起了血泡、手被锋利的山石刮破,第二天起床后腿都是僵硬的,疼得走不成路。

QQ图片20230303160004.jpg

塔位都是处于立的山峰及边坡上,进行基础浇筑、塔材运输、工器具运送等也是最大的难题,一基铁塔及基础材料的总重量达到了几十乃至上百吨,这在平地上都不是问题,但要输送到距离谷底几百米、上千米乃至两千多米的海拔高度最高2200m的塔位上,这个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经过多方对比、研讨,确定采取架设专用索道运送材料的施工方案,一部索道距离山脚谷底少则几百米、最长达到两千多米,也是靠人力携带引绳、抬着架构材料徒步攀爬至山顶上工作位置,组立、固定架构,再将导引钢丝绳、索道钢丝绳牵引固定在地锚及索道机上,形成一部完整的索道。几十上百吨的材料只能依靠每次几百公斤的反复运输才能成,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

QQ图片20230303160010.jpg

QQ图片20230303160016.jpg

基础施工是输电线路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的输电线路大都是位于平地或半山区,机械全部可以到达,减少了施工难度。但像此次在坚硬的石头上进行基础施工而且机械全部不能到达还是第一次,等于是把石头凿出几米深的洞进行混凝土浇筑,单就如何在坚硬的石头上打下直径1米左右、几米深的基坑就是一个大困难。几经考量后确定采用爆破的方式进行,降基面、钻孔、装药、爆破、清孔,再钻孔、装药、爆破、清孔,反复几次才能使基坑成型,进入到基础混凝土浇筑环节。

QQ图片20230303160021.jpg

QQ图片20230303160024.jpg

组立铁塔、放紧线工作难度更是不断增加,一条临时拉线有时也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固定。一基铁塔有几百上千根塔材、几千道螺栓,只能依靠抱杆一根根、一道道的进行吊装和连接,一基铁塔的需要3-5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组立工作。

QQ图片20230303160028.jpg

QQ图片20230303160303.jpg

放紧线工作更是线路施工的关键环节,塔位在山上只能采取张力放线措施,避免导地线、光缆被损伤。得全部依靠人力翻山越岭先展放导引绳,逐步将牵引绳就位,进行导地线、光缆的牵引。因为路径曲折较多,导致线路上转角也比较多,每一个耐张段的长度都不大,独立耐张段也很多,给放紧线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只好采取了连续多档放线、分耐张段断线紧线的措施,适当地降低了工作强度,缓解了复杂的工作局面。

QQ图片20230303160310.jpg

QQ图片20230303160405.jpg

在山上进行施工,最大的工作强度是在上下山,到塔位时间最长要超过2个小时,为了节约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人员大清早便开始攀爬上山,连续不停工作,中午饭都是在现场解决,工作结束返回驻地已经是灯火通明了。

QQ图片20230303160411.jpg

在施工期间,经历了严格的疫情管控、洪水侵袭、道路阻断、施工设备损坏、施工阻拦等不利影响,给施工无形中增加了难度、延长了时间。但所有参建人员在困难面前毫不气馁,迅速组织起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现场正常的施工秩序。

这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程,为了保证6个月的工期,把工作量分解到了每一天、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人;这是一项拼体力、拼耐力的工程,高强度的工作、长时间的坚守,体现了康立人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一项与困难抗争的工程,地势险要、工序复杂、气象条件恶劣,所有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这是一项团结奋进的工程,所有人员团结一心、目标一致,紧盯每一个节点,保证进度圆满完成;这是一项勇于奉献的工程,所有参建人员坚守岗位,严格管控安全与质量,为工程实现可控在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六个月的时间,经历了从绿叶到落叶、从降雨到降雪、从高温到严寒的季节,康立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了工程建设中,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舍小家顾大家,坚守现场,生动地践行了康立人的“铁军”精神,为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贡献了力量。

责任编辑:李竟闻
  • 绿色施工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