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满意教育说“满意” 成长途中话“成功”

2023年06月19日 14:01:40 来源:中国城市网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应有之义,也是不二选择。多少年来,一直有很多教育仁人奔走过、疾呼过、探索过,教育走向平民化、大众化、常规化是教育发展的有痕轨迹。我们成功举办了大国教育、全民教育、义务教育,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副产品:精英教育、择校教育、考试教育。这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不可危言耸听,也不能听之任之。正视它、面对它、研究它、规范它,还是有必要。

几十年来,教育走过辉煌发展的历程,教育的功能属性也日趋多元,借教育发展也产生新的业态,很多发展都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教育研究、教育创新、教育借鉴层出不穷,但各领风骚没几年,有印象没实践。究其原因,恐怕还存在五多五少的现象(粗浅总结):推陈出新的多,弘扬继承的少;名家辈出的多,一线出彩的少;方法研究的多,因材施教的少;重视结果的多,过程管理的少;满堂教育的多,有效教学的少。一句话师生没有做好自己,因此,教育看起来热闹,做起来不知道,行外人不懂得,行内人不明白。精英教育,应试功能,蝴蝶效应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房价也随着教育走。名优学校,借机发展;普通学校,存废两难。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多措并举,成效显现,满意教育在路上。难题破解,还是回归教育本真。

image.png

施桥镇中心学校教育总支书记、校长关珂

教育是因教而育,教育人还是要有情怀。办有情怀的教育应该落实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

一要因材施教,研究学生。教与学,主体在学,学生是主体,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教材,研究方法。做到:一生一策、一生一标、一生一法,兼顾全体,面面到人,对症施教,化难为易。尽可能带着目标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带着计划去执行,跟着检查去巩固,发现疑难去突破。实现概念清、方法对、思路明,一章一节、一题一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何做?这样:掌握基本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破解疑点、切中考点,系统整合知识、能力、情感、品质、自成一体。学生会不会,老师来试水。师生同做一道题,同考一份卷,或一题多解,或发散思维,知识要建构,问题要思考,能力要训练,习惯要养成。可以在教师的试水作业中找到开启学生知识大门的钥匙,准确把握知识的疑点、难点、重点,抑或不易的理解的盲点。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的教学,有时做了一些盲人摸象的事情,懂不懂、会不会,没人知道。结果呈现,为时已晚。问题叠加,再来复习巩固,压力山大,无从下手,因材施教也无从谈起。下水作业,把握学情。自己教,自己做。感情真,体会深。发力准,问题清。堂堂清,课课清。日日为继,久久为功,教学相长。

二要周密安排,过程管理。内容决定计划,计划落实目标,目标管理过程,过程体现反馈,反馈照应任务。因此要吃透大纲,吃透教学内容,制定周详计划,细化规定的时间完成那些规定的任务,科学有效地安排教学时间,做到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很好地匹配,用足用好教学时间,是完成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要做到:时时有要求,处处有管理。最大限度地把有限时间与教师智慧、目标达成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完美的课堂教学,这里既要态度的虔诚,知识的建瓴,方法的精当,能力的驾驭,当然更需要潜心研究,细致观察。力求每名学生每时每刻都在学习状态,偶尔不在状态,要用情感、意志、方法来传导动力,收心回炉。使学生在老师有序指导安排下,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过程管理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有时间安排,有内容落实,有目标既定,但没有检查,没有督促,没有巩固,效果也是微微的。培养良好习惯就是要从点滴抓起,从小任务、小目标落实起,从检查督促反馈中修正不足,适当的要求是纠偏的必要手段,成长过程,老师在其中。

三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特色立校,品牌强校。一校一品,一科一举措。一哄都上,力量不齐,半途而废,终无结果。选准突破,盘活优势,谋定后动,逆势而生。先从我想做又能做成做好的事开始,集中优势力量全力扶持,示范教研、特色创建、品质养成、习惯固基、关爱固本、活动创新等,都可以有所求有所不求,适时而动、相机而成、辐射生成。给教师以成就感、获得感,给学生以成功感、幸福感,现阶段任一学校集中优势力量办好一件事是不难的,再不济,就单搞劳动教育也是有事可做的,再上升一点,养成教育也是可行的,但要整体规划、周详安排、目标引领、内容紧凑,效果就呈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影响就出现在家长和社会的认同中。改变一个孩子,影响一个人,我们这就做了教育。而这些平常中的细节小事,就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抓手,我们研究它、实践它,比等、靠、要,要现实得多,成功就是属于这些潜心问道的人。

image.png

在施桥课题申报座谈

四要以人为本、情怀滋润。因材施教就是要以人为本。把握学情、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施教才有针对性、实效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张弛有度、作息有序、吃动平衡、心态健康、护佑成长,这些是做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教育者人人都知道因材施教效果好,但裹足不前,说得多,做得少。不难看出,付出太多,时线漫长,工作量大。百年树人,何其一朝?一人一策,策策相扣,循环往复,日日相继,螺旋上升,几十人,十数策,必须精密设计,严谨实施,检查评估相随,几乎是海量。再强的责任心,再好的爱心,也经不住生活琐碎,职业倦怠的羁绊,往往心有余力不足,行百步半九十。加之考核不能落地,机制不能配套,评聘不能见效,动力不足,支持不够,召唤不力,年复一年,也就碧水东流,任其自然。但成就一人,惠及子孙,也是功成一件。我们可以分层设策,小组互动,“小先生”领学,老师领教,减少工作量,既可以节约人力,又可以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更重要的是需要情怀担当,积极作为,勇于实践,改偏重结果为强化过程管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老师的清晰掌握中,这样,有利于诊断教学、研判问题、纠偏不足,时时刻刻做教育的有心人。如慈母、像慈父伴左右。从穿衣吃饭看生活态度;从作业、听课看学习状态;从接物处事看道德情操;从检测督查看学习结果;从神态举止看成长。迷茫时,引导;学困时,鼓励;焦虑时,释怀;不在状态时,鞭策;游离之外时,警示;颓废消极时,教育;积极进步时,表扬!尽可能使每个孩子沿着一条成长的红线竞走下去,不气馁、不消极、不掉队,跟着老师的节奏,沿着既定的目标,时时做加法。这样,学生成长就在不经意间,教育成功就在眼前。爱心助力,情怀满天。

五要务本求真,做好自己,再好的教育也要切合实际,不论是推陈出新,还是“大家”提倡,适合才是最好的。(一)要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教育引领、事例鞭策、实践巩固来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人文情怀,促进孩子在文化学习过程中构筑道德的根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间观;(二)要弘扬经典文化与学校的规范教育结合起来,经典文化汲取营养;规范教育约束行为。明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夯实学习与做人立世的关系;(三)要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养成教育结合起来,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表现在行为习惯上,加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实现课堂教学成果的固化生成;(四)要活动开展与培养自主学习、自由成长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开展,培养良好的情感、意志、品质;(五)要目标引领,促进个性发展,细化目标、关注过程、阶梯推进、训练强化、德育践行、课堂生成。人本论认为:青少年成长是由三维世界构成的,其一是对生活世界的认识、理解、融合,即学会生活;其二是对知识世界的认识、构建、积累,即学会学习;其三是对心灵世界的唤醒、感悟、完善,即学会做人。在这三维世界中,知识世界是人生命以外的东西,学生原来不具备,需要学校完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多的建构与积累,他是学校能给予学生最直观的东西,也是学校的寻常任务,即我们所说的“教书”。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则是与人的生命连在一起,人的一生是都在学习,学校对学生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影响,即我们所说的“育人”。它对学生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学校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自然熏陶比什么说教和训练都深入人心,经久不灭。因此,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不是虚言。做好自己,答谢天下。“一生一世界,一师一世情”。

教育是一场接力赛,要通过制度建设来克服发展中的瓶颈;通过政治学习来提升团队的战斗力;通过业务培训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通过精细化服务来获得群众广泛认同;通过敬业奉献、锤炼品格来提升办学品位。用质量获得认可,用付出获得尊敬。接地气,接底气,把常规做成常态;把常态做成文化;把文化做成品牌。有品牌,才有影响力,有影响力,才能走得远。满意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强化责任担当,踔厉奋发、勇于实践。要办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品得到乡愁,见得到成长的情怀教育”,所以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万里长驱,路远天长,我们将一如既往。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中心学校 关珂)

责任编辑:韩利
  • 教育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