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炎帝文化起源之一|“中国炎帝(朱襄氏)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正式立项

2023年11月28日 16:38:19

11月24日,“中国炎帝(朱襄氏)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立项研讨会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召开,会议由柘城县政协副主席郭海方主持。

据了解,10月16日,柘城县人民政府向起源地文化传播中心递交了《2023年度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课题项目申报书》,申报“中国炎帝(朱襄氏)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

image.png

根据《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课题管理细则》《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课题项目的申报和工作流程》等文件要求,11月24日,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专家组一行人先后来到柘城县城市规划展览馆、柘城故城遗址、泥人李艺术中心、朱襄氏陵园、力量钻石、惠丰钻石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在随后的“中国炎帝(朱襄氏)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立项研讨会上,专家组成员与柘城县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并进行了闭会协商。中国民协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竞生代表专家组宣布同意“中国炎帝(朱襄氏)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立项,并向柘城县赠送了《中国起源地文化志》系列丛书。

柘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重庆介绍,柘城是上古时期炎帝朱襄氏建都之地,是炎帝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朱襄氏生活的年代距今有6500余年,其陵墓在柘东十里的朱堌寺,该陵墓在《郡国志》《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image.png

中国民协副主席万建中表示,研究炎帝(朱襄氏)文化起源意义重大,炎帝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研究始祖的起源,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柘城县要充分利用这次研究课题立项的机会,充分理解炎帝、朱襄氏、柘城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好文化延伸服务,打造文化IP,让文化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做好文化产业转化和利用开发。万建中还从学术的角度对“柘”字和“柘木”进行了解读,文化意味浓厚。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德伟,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河南大学教授彭恒礼,《中国城市报》社副总常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中心主任、物联网与智能感知实验室主任李学恩等专家学者分别对课题立项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对课题研究立项的见解和研究方向。

炎帝朱襄氏,是上古姜姓(朱姓)部落首领,主要活动在今柘城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曾定都于朱(今柘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创造六书启汉字雏形,为仓颉造字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文字的源头”;发明乐器瑟,平衡阴阳,为中华民族礼乐文化治国的开端,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千百年来,炎帝朱襄氏文化在柘城世代传承,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20多年来,柘城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炎帝朱襄氏历代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和文化传承传播;为擦亮炎帝朱襄氏文化品牌,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加强对炎帝朱襄氏文化的研究与成果转化,成立县炎帝朱襄氏文化研究会,多次召开炎帝朱襄氏文化学术研讨会,成果丰硕;先后将“炎帝朱襄氏传说”申报并列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更名炎帝陵所在乡镇为朱襄镇,为炎帝朱襄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河南日报客户端 闫良生)

责任编辑:张瑶
  • 文化
  • 炎帝
  • 艺术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