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农垦供电公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基层宣讲,凝聚精神力量,聚焦打破讲堂固定、枯燥灌输、缺乏互动的传统局面。精塑“垦地有声”理论宣讲品牌,组建“垦地有声”宣讲团,用“接地气”的方式把带着“泥土味”的理论精神讲给群众听,传播党的声音、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新风、讲好电力故事,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土味”宣讲直抵人心
“各位同事听我言,我为大家来宣传。宣传时代的正能量,宣传电力的好榜样……”近日,在农垦供电公司临河农场供电所,宣讲团成员手持快板讲述着群众身边的党员故事。
在新时代蒙电人眼中,理论已不是沉闷的“大道理”,新的理论宣讲方式正被重新定义。15位平均年龄为30周岁的“垦地有声”宣讲团成员,频繁出入班组、基层所站,用“土生土调”的语言,以快板、说唱、朗诵等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演绎着蒙电人的“土味”精彩。“宣讲从来不拘泥于形式。一张凳子,一群同事,把专业术语变成‘土话’,这就是宣讲。”宣讲团团长王馨伟颇有感慨地说道。
“此次宣讲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国家的大变化看在眼中轰轰烈烈,身边的小变化感受起来更是真真切切。”在西三供电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专题宣讲现场,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共同畅谈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发生的美好变化。一场场生动质朴的文艺宣讲,就像星星之火,点燃理论宣讲燎原之势。
“民嘴乡音”声入民心
“这样的宣讲,职工们爱听。每次都听不够!”演出结束后,经常有职工拉着宣讲员的手希望他们多来所里几趟。宣讲团成员始终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根本遵循,紧扣中心工作,把准宣传基调,精心编排《守护民族团结蒙电“石榴花”》《风雨同路铸辉煌》等快板剧,在全公司开展巡回宣讲,取得良好成效。
“要想宣讲受欢迎,创作就得‘接地气’。结合中心工作,形式喜闻乐见,通过职工爱听、易懂的方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展现出来。”说起经验和秘诀,宣讲团创始人田永利颇有感慨。为推动基层宣讲让职工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宣讲团结合近期重点工作,把职工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政策送上门,改变以往课堂“填鸭式”教学,将讲堂变成座谈和研讨,让听众拿起麦克风当主角,说职工关心的事,讲大家爱听的理,使基层宣讲从“一时一地”变为“随时随地”。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3场,受众职工达200余人次,宣讲成效实现新提升。
“电波宣传”精准发声
“二十大,明方向,步步紧跟党中央;听党话,跟党走,蒙电儿女暖洋洋......”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党群服务中心,宣讲团成员用朗朗上口的快板短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村电同向奔赴,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迎来阵阵鼓掌喝彩。
为推动理论宣讲走村入户、走实走心,该供电公司依托“村电共建”服务平台,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电力驿站等基层阵地作用,宣讲团创新宣讲形式,注重宣讲实效,加强村电联动,走进田间地头、村社巷道、企业工厂等,推动党“音”入群众,电“音”进万家。“宣讲志愿者通过面对面讲电力政策、聊百姓用电诉求形式,将宣讲内容精细化、通俗化,让宣讲活动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更有温度,为我们协调解决了很多用电难题。”巴彦淖尔临河区城关镇远景村支部书记武治军感慨地说。
为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宣讲团特建立“群众点单+宣讲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宣讲工作机制,群众可按需“点单”,宣讲员“配送”。截至目前,理论宣讲活动全面覆盖巴彦淖尔市12个行政村(社区),开展理论宣讲13余场次,直接受众达750余人。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