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瓯江源头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

2024年02月02日 10:09:27 来源:中国城市网

丽水是“两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浙江省丽水市庆元被誉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是浙西南重要生态屏障,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

丽水自2021年起推进庆元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作为瓯江源头区域保护和修复工程的试点。庆元县通过项目实施,保护珍稀物种和栖息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案例背景

(一)生态定位

庆元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6%,空气优良率100%。已知高等植物231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41种。脊椎动物25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昆虫220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种。大型真菌资源423种,其中可食用的有360种。

image.png

庆元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区位图

(二)生态问题

虽然近年来,瓯江源头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成效,但存在森林种植单一、生态系统退化、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破碎、水土流失、水生生物减少、本底调查不足、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三)工程实施情况

丽水市投资3000万元开展庆元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目前已完成生物多样性调查,修复大鲵栖息地100公顷,建设仿生态洞穴30个,哺乳动物生态廊道2个。完成人工湿地、盐场、鸟巢等设施建设,引入黑水虻处理设备,抛荒地生态修复80亩。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生物资源本底调查,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智治能力

项目对维管植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大型真菌等生物进行了野外调查,设立了214条样线、10处样方和202个样点,还布设了60台红外相机。目前已完成生态资源本底调查工作。

image.png

image.png

生物本底调查

(二)冷杉种群扩繁和野外保护,增强植物生物多样性韧性

百山祖国家公园通过自然育苗、辅助天然更新、种子收集和嫁接等方式保护和繁育冷杉。建立100个监测样地和种群复壮基地,扩繁冷杉种群,提高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增强生态韧性和保护生态功能。

image.png

百山祖冷杉

(二)珍稀动物生境保护与廊道建设,助力动物丰富度增多

根据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选取庆元县贤良镇植被稀疏、生态功能不健全的区域,种植壳斗科青冈、樟科樟树和金缕梅科枫香等树种构建哺乳动物生态廊道。

image.png

哺乳动物生态廊道修复构建实施区域

image.png

(实施前)

image.png

(实施中)

image.png

(实施后)

image.png

红外相机拍摄——黑麂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人工小微湿地

(三)仿生态繁育和增殖放流,源头流域重现瓯江大鲵

根据大鲵的自然生境和地形特点,就地取材构建30个仿自然栖息地洞穴。栖息地周围使用本地水生植物覆盖,仿自然生态化。

image.png

野生大鲵栖息洞穴示意图

image.png

大鲵洞穴改造前后对比图

通过土著鱼类增殖放流,恢复种群,补充大鲵食源,促进大鲵数量提升。放流种苗主要以5年以上的成鱼为主,兼顾部分2-4年大鲵(约20%比例),放流雌雄一对基数,共60只。

image.png

image.png

大鲵生态化繁育和增殖放流幼苗选取实地考察

大鲵增殖放流

进行堰坝生态化改造,构建大鲵和土著鱼类的仿生态洄游通道。利用不同粒级的岩石筑垒形成急流河段,为鱼类提供栖息、洄游和繁殖的场所。

image.png

(四)森林林分优化与原生境营造,力创林菌共生示范

设立样地进行森林阔叶化改造,补植乡土树种,抚育低产低效林,优化林分结构;营造适宜菌类生长的环境,确保多样性菌菇的质量和产量。建立200亩的林菌(药)生态共生示范区。

image.png

image.png

废弃椴木培育菌菇

三、取得成效

(一)生境质量稳定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建成141.08万亩省级以上公益林和338亩林业保障性苗圃。保护和恢复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和栖息地,建立以百山祖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工作,发现全球新物种,记录了1319种维管植物、13种哺乳动物、108种鸟类、49种两栖爬行动物、303种陆生昆虫、33种淡水鱼类、154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111种大型真菌,编制了《庆元县三乡镇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期报告》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image.png

百山祖角蟾(全球新物种)

image.png

2020年7月10日,在庆元百山祖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其曾于1982年被宣布灭绝。

image.png

(二)共生系统探索两山转化,生态产业持续发展

庆元县探索林-菇共生系统,通过在伐倒的林木上创造刀痕,让香菇自然生长。菌菇在树木的荫蔽下自然生长,保持原生态特质,林下空间科学利用,大幅增加收益。2022年,庆元县活立木蓄积量增加851万立方米,林菇共生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景区接待游客约11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亿元。同时,发展生物科技产业,建设食药用菌基地,并选育高品质黄精品种。

(三)科研科普不断加强,生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庆元建成全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签署合作备忘录。百山祖冷杉和角蟾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亮相。发布生物多样性体验游路线图,打造红绿融合的乡村旅游新业态。2023年,百山祖国家公园发布菌物生物多样性纪录片《菌物王国》,建成全国首个野外博物馆,展示原生态的自然魅力。

image.png

全国首个系统的、完整的菌物生物多样性纪录片《菌物王国》

image.png

百山祖国家公园野外博物馆展线分布图

责任编辑:韩利
  • 生物多样性
  • 瓯江
  • 动物
  • 娃娃鱼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