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频道稿件中心

厚植中医药发展沃土 让健康生活更有“医靠”——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多举措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2024年02月05日 19:03:50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紧紧围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之基,聚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紧盯基层中医药发展需求,积极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乡镇卫生院中医馆18家,村卫生室中医阁39个,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已通过省级评审),中医药基层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基础明显夯实、服务阵地不断筑牢。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

1、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三重保障,凝聚中医药示范县创建工作合力。强化组织保障。制定《山阳县“十四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和《山阳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明确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成立由县长任第一组长、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示范县创建工作。按照行政、业务两条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发改、科教等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不定期开展督查,推动创建任务落实。

强化机制保障。县人才办制定《山阳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支持引进中、高端中医药人才。县财政、人社、卫健联合制定《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试行)》,在基层医疗机构落实“两个允许”,切实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强化财政保障。县财政将县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大型设备购置、在岗正式职工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和津贴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县医保将1343种中成药和892个品规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部门协同联动,形成了共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2)健全三级网络,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设施。强龙头。提升县级服务阵地,将县镇医疗机构整合为两个紧密型医共体,县人民医院建成600平米的中医门诊综合诊疗区和中医住院病区,由县中医医院托管9个镇(街道)卫生院,与4个民营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和转诊机制,在县中医医院设立规范化中医药服务区,开设临床和医技科室26个。壮枢纽。建优乡镇服务枢纽,在各镇(街道)卫生院建成标准化中医馆18家,配齐中医诊疗设备10种,中药饮片300种以上。西照川、漫川关、高坝店3个镇卫生院中医馆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医馆,漫川关镇卫生院打造成为县域中医医疗次中心。固网底。夯实村级服务基础,在全县244个村卫生室配备针灸、火罐、刮痧板、TDP神灯及100种以上中药饮片,挑选39家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强的村卫生室开展中医阁建设。

(3)狠抓四项工作,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根基。抓考核,制定《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山阳县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在基层医疗机构落实“两个允许”,将中医药工作纳入考核内容,不断激发基层中医工作者的积极性。抓培训。积极争取省市培训机会,遴选31名县镇优秀业务骨干参加省、市中医药技能培训3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场次,在县中医医院设立基层指导科,举办全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调剂和煎药等各类培训班,培训镇村中医药人员294名。抓传承。积极招引中医药名家在山阳县设立工作室,建成常占杰、曹利平2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站,培养继承人2名,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朱存成传承工作室加快申报,启动第二届“名中医评选活动”,评选名中医10名。抓帮扶。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累计向基层下派医护人员40余人,其中中医药人员10名,持续强化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中医药学术经验传、学、帮、教的良好风尚。

(4)强化四项举措,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强督查,采取“双随机”方式,开展中医医疗机构监督执法工作,重点检查各医疗机构中医药从业人员资质准入、中药饮片质量、中医处方、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标准等,不断提升全县中医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强特色。鼓励县中医医院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皮肤科、骨伤科、针灸科、普外科),省级中医特色专科4个(肛肠科、针灸科、中医儿科、康复科)。强服务。在慢病签约服务和传染病防治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依托全县11个尘肺康复站,探索打造中医+功能锻炼等康复诊疗手段,各医疗机构与辖区内养老院签订服务协议,组织开展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镇卫生院中医门诊量同比增长10.8%。强宣传。邀请县级名中医在县电视台开展中医大讲堂6期,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宣讲活动3场次,开展中医药专家义诊活动10余场次,受众群众近2万名,县域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达91%,对各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满意率达95%。

二、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必须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守正与创新互为一体,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才能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是必须坚持人才引领、科学发展。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深化中医药改革,必须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狠抓中医流派传承人培养,引进高端专科人才,着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必须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推进。坚持中西医并重是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发挥最大效益,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发展基层中医药工作,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健全与康养产业等融合发展体系,形成部门联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共同出台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壁垒和突出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努力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来源:山阳县卫生健康局)

责任编辑:李竟闻
  • 中医
  • 中药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