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王楠)5月29日,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抖音发布《短视频平台共创知识传播新生态》(以下简称报告),阐述短视频及短视频平台对于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报告指出,社会正在见证一场互联网上的知识大众化浪潮,短视频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抖音知识达人“星球研究所”创始人介绍创作经验
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短视频成为学校、书本、线上课程平台、中长视频等途径之外的一大补充学习渠道。
报告指出,短视频开启了知识传播的新入口,它凭借视频的立体、鲜活、丰富展现让知识更容易传播,吸引众多创作者和专业机构进入短视频平台,与亿万用户展开知识互动。
发布会上,抖音还发布了“抖音科普扶持计划”,宣布将鼓励和支持100家科研科普机构(如各地科协、科研院所、学会等)做科普,将重点支持100位院士的科普内容,重点扶持和激励1000多位各类型科普优质创作者生产内容。
报告显示,短视频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95%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而且认为自己平均一周中接触到的知识有55%来自短视频。以抖音平台为例,仅2024年1月新生成的知识类短视频内容数量超过3.37亿个,比2023年7月增长了30%,这些知识类短视频聚集了科学普及、卫生健康、个人理财、历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玲认为,短视频平台形成的知识传播生态具备高效连接能力。知识网络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支撑创作者、用户和平台方共同高效运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抖音为例,已有上百个科技机构、上百所双一流高校、上百位知名学者进驻,成为高质量知识的传播源头。
短视频平台用户学习需求的增长、知识创作者增加、知识短视频占比上升,形成了以满足知识需求的可持续业态。优质知识创作者通过短视频平台,可以获得可持续的收益。在抖音,2023年活跃的“知识达人”中约七成通过平台获得了收入,促进了知识创作的职业化。
报告指出,短视频平台兼具娱乐性和学习性,通过营造共创共治的环境,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了知识普惠和社会价值实现。
会上,抖音平台知识创作者、“星球研究所”合伙人洪天祥以《创作“不可被替代”的科普内容》为题,分享了“星球研究所”抖音账号的创作理念和经验。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来以“科普中国”抖音号为例,分享了突破“综合科普”困局的思考。
据悉,抖音将全方位助力权威科普优质内容生产和分发,从运营技巧、直播培训等方面对入驻的科研、科普机构、创作者提供精细化服务。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