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频道稿件中心

坚持全链条闭环管理 打造垃圾分类“铜川模式”

2024年11月21日 20:24:42

11月21日上午,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铜川市融媒体中心举行,铜川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苗源就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有关情况作了介绍。

8ABD98BC-AA81-4D04-80A2-48487B084F9F.jpeg

坚持系统谋划,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铜川市紧扣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大环节,按照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72个社区、563个小区实现了生活垃圾四分类,覆盖率达97.5%,投放点改造提升占比78.9%,回收利用率37.5%,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立了“前端分类精准化、中端运输规范化、末端处理多元化、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全链条体系,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铜川模式”。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84个小城市评估排名第15名,位列二档“成效较好”序列,较去年提升一档,上升19名,实现了争先进位。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机制不断健全。一是高点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市委深改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人大专题调研、市政协“双月协商”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谋划策”,形成了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各负其责的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总体方案,各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政府制定了21个配套方案,出台了《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规划》《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备标准及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规范》等30余项规范标准,形成了从前端投放到末端处理的全过程政策体系和标准支撑。《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202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三是健全评估机制。出台了《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量化评估办法》,每月对全市居住小区、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的设施管理、责任落实、宣传引导等分类成效进行现场评估,评估结果与奖补资金挂钩,奖优罚劣。今年以来,已对全市2185个点位开展了2轮次全覆盖的评估检查,督促整改问题1680个,形成了同向发力、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

坚持试点引路,带动效应逐步扩大。一是将新区作为全市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省级试点区,按照“打造示范模式、全域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全区72个小区建成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房(亭)220座、可回收物智能回收屋(箱)49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65座,实现了可回收物回收网络全覆盖。同时,依托铜川环保产业园对各类可回收物按照不同类别进行资源化处理、循环利用,建立了“全流程、全产业链”的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在全市形成了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二是统筹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将印台区作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了全区72个行政村、389个自然组、2.4万余户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全覆盖,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第三方转运、集中无害化处理”的收集处理模式,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完善分类体系,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一是前端分类精准化。针对居住小区分类收集点落地难问题,通过居民协商、提前公示的方式“量身定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做到“一小区一方案”,全市563个小区建成分类投放站(点)880个,全面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二是中端运输规范化。按照“一类垃圾一类车”的要求,全市配备“四分类”运输车辆120辆,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50吨/天。建立分类收运专线,实行专车专运,可回收物直运至铜川环保产业园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厨余垃圾由专用车辆运至市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中心进行堆肥处理,有害垃圾每月集中收运至铜川环保产业园暂存后定期处理,其他垃圾每日收运至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让“垃圾去哪儿”有迹可循,增强了群众对垃圾分类的信心。三是末端处理多元化。统筹布局和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在印台区高标准建成了占地510亩具有“造血”功能的铜川环保产业园,构建了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产业集群,对再生固废、有害固废、医疗废物、餐厨固废、金属固废实现“五废共治、多元化处理”,使各类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18年引入海创环境能源公司建设了日处理能力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全市市域生活垃圾实现了“全焚烧”“零填埋”。截至目前,已累计焚烧处理生活垃圾44.36万吨,发电量约1.78亿度。

强化宣传引导,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一是创新方式调动市民参与。始终抓牢群众主体这个关键,通过上门入户宣传、举办专题晚会、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社区、进小区、进万家”等各类宣传活动3.5万余次,让市民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二是强化主题宣传。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等节点为契机,开展了分类体验日、分类达人说、志愿百日行等13项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发放投放指南等宣传资料6万余份,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分类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覆盖率达68%,广大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得到明显提升。三是筑牢教育根基。发挥“小手拉大手”效应,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育教学体系,编写适宜各类学生群体的生活垃圾分类校本教材140余种,通过开展国旗下的演讲、举办专题班会、作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四是发挥宣教基地作用。按照“参观+体验+共享”的理念,建成了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王益区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垃圾分类寓教于乐、寓教于心。

苗源提到,下一步,铜川市城市管理局将夯实垃圾分类“共建共治”责任;完善“线上线下”全链条分类体系;扩大可回收物“资源化”试点效应;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全民化”参与。持续提升铜川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成效。(张卓旗 张轩)

责任编辑:李竟闻
  • 垃圾分类
  • 铜川
  • 生活垃圾
  • 闭环管理
  • 工作管理
  • 固废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