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从长安到雅典,全球化语境下中希文化的融合与未来

2024年12月26日 23:23:23

12月21日,一场主题为“从长安到雅典:中希美育的融合与未来”的对话在东钱湖国际教育论坛会议中心的二十二栋大师工作室举行。华茂美堉奖评审委员会主席、东钱湖教育论坛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与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教授就中希美育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希腊文明同样影响广泛。两大文明在相互欣赏与借鉴中,共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浙江东钱湖教育研究院院长袁振国先生,以“从长安到雅典:中希美育的融合与未来”为主题,回顾了中希两国在美学思想上的深厚渊源。他指出,长安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孕育了丰富的艺术与哲学思想,而雅典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同样在美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中希两国的文化交流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美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东西方文明的互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长安与雅典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两大代表,各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两位对话嘉宾分别从全球化背景下,假设苏格拉底与孔子相遇,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谈。两位智者的思想,不仅启发了当时的社会,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者的对话告诉我们,真理是想通的,智慧是共享的,而对话和交流则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

乔治・帕潘德里欧先生在对话中强调了美育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审美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认为,艺术根植于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之中,体现着对美、和谐与自然的追求。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和表达。美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它通过艺术、体育、哲学和道德的结合,培养了希腊人对美的创造和感知能力。在当下,我们应该通过教育,让更多人成为主动的创造者,而不是享有现成的快餐主义者。美育不仅塑造了古希腊的文化和社会,也为后世的美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应该进一步走向大众。

朱尽晖院长在对话中表达了中国美育理念源远流长,当下提及的美育融合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教育的需求,同时强调了美育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天人合一,中国传统艺术,如山水画、诗歌、音乐等,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艺术家通过描绘自然,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强调艺术作品应当通过有限的形式表达无限的意蕴。朱院长还呼吁通过美进行向上向善的思考,认为教育是育人育魂的过程,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今天,中希文化艺术在历史背景、表现形式、审美观念和社会功能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着许多想通之处,中国艺术强调意境、和谐与含蓄,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西方艺术强调写实、个性与理性,注重对现实世界的再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希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对话最后,两位对话嘉宾共同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希美育未来合作的方向,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指出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未来,西安美术学院会与希腊的院校在美育课程、教师交流、艺术展览等方面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推动双方美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从长安到雅典:中希美育的融合与未来”对谈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希艺术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西安美术学院与华茂教育集团的合作搭建了新平台。

责任编辑:韩利
  • 艺术
  • 文化
  • 西安美术学院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