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河南省渑池县:“老支书”话村变

2025年01月02日 18:32:57 来源:中国城市网

天刚亮,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坡头乡西川村村委的大门就打开了,身体硬朗的上官保民,含笑而进。

“人越老,觉越少!早起下床抬脚,习惯往这里跑!”今年70岁的上官保民,是西川村原党支部书记。这几年,村子里发生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村子发生了啥变化?“老支书”上官保民掰着指头列出了一二三——

第一,村“两委”办法多,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共同富裕。

冬日,在西川烟叶示范片,大农机在田地来回穿梭,翻起的新土冒着热气。

B3E4C9D9-1263-4221-964A-C060225FD6CF.jpeg图为大农机进行冬田深耕。

“西川村耕地有限,还多为山坡地,烟叶倒茬轮作非常困难,更别说搞‘示范片’,想都别想。”上官保民介绍说。

上官新伟与邻村协商土地流转,不知跑了多少趟,硬是将这500亩田地流转过来,解决了乡亲们发展烟叶倒茬轮作不畅的问题。

上官新伟何人?2021年,他当选西川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两委”一心一意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

“近年来,烟草公司在西川村对口扶贫过程中,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产业,对上官新伟触动很大、帮助很大。他增强了党性,党员的觉悟提上来了。”上官保民笑着说,他一天老想往村委大院跑,一来听听村委部署工作,给群众咋服务;二来也能打打下手,能为村里多做事就多做点事。

第2,靠劳动致富,从“不愿干、不会干”到“愿意干、拼着干”。

“以前西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多数是犯了‘懒’病。如今他们用双手挣来了好日子,用他们的话说,‘过上新生活,真叫好’!”上官保民说道。

现在的脱贫户,生活状况咋样?上官保民略一思索:

徐学民,妻子残疾,生活困难,孩子眼看要辍学。依靠种烟,把一双儿女供上了大学,现在每年种烟收入稳定在10万元左右。

黄金峰,通过发展花椒种植,树下种柴胡,一地两收,一年收入九万元左右。

徐学均,今年种烟33亩,收入14万元。孩子学了一门手艺,开了一家汽车维修店。

……

“烟草公司进村扶贫,采取专人包户,先引导贫困户开展烟叶育苗、移栽、采收等务工劳动,再鼓励他们种植烟叶或发展其他产业种植。他们‘扶’起了贫困户生活的希望和致富的信心。”上官保民回忆说,从那时起,村里的懒汉子少了,大家都在忙着搞生产、搞创收。

402747B7-34BE-438A-9A38-42FADF3C11CC.jpeg图为新建电烤房。

第三,产业兴旺,在西川村看到了现代烟草农业图景。

“烟草‘一机多能’机型推陈出新,从烟田深翻、起垄、覆膜到烟叶移栽、中耕除草、拔烟杆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上官保民说,机械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农民的劳动强度就越低。

在上官保民看来,如果机械化生产降低了劳动强度,那么培育绿色生产则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以前烤房有个‘冒烟通’,如今烟草公司在西川村建了20座智能化电烤房,‘冒烟通’不见了。绿色烘烤,降本又环保。过去防虫靠打农药,现在烟田释放了蚜茧蜂、蠋蝽、赤眼蜂,还安装害虫诱捕器等设备,绿色生产防虫效果更高效、成本更节约、生态更环保。”上官保民笑呵呵地说。

还不止于此,上官保民还看到了烟草公司在示范片配置10个储水罐,田旱能浇地,保证了烟叶正常生长,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同时,“金叶惠农”服务平台上线了,下个单,就能实现育苗、机耕、植保、采收、烘烤、分级等环节的专业化服务,种烟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今年西川村种烟面积1811亩,总收入749万元,户均12.7万元,村民们的干劲起来了!”上官保民动情地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如今西川村百姓宜居宜业,户户谷堆满仓,都过上了新生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鲜红的大字在西川村村委随处可见,这既是对贫穷的作别,更是对新生活的迎接。(席新超)

责任编辑:尚瑞琳
  • 西川
  • 三农
  • 农业
  • 农民
  • 农村
  • 种植业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