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流感病例的激增,尤其是在春节假期期间,流感防治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日本,面临着奥司他韦等关键流感药物短缺的困境,显示出供应链和生产体系的巨大压力。
关键防疫药品短缺的现状
据央视新闻报道,流感的快速蔓延导致了药品需求的剧增,以日本为例,面临严重流感的同时,陷入了奥司他韦供应不足的局面。当地多家制药公司表示,由于需求激增和生产进度滞后,奥司他韦的供应将暂停。泽井制药和罗氏制药旗下的中外制药公司均表示,生产难以跟上需求,预计供应将持续到2月底。
奥司他韦的重要性与中国的应对
奥司他韦作为治疗流感的主要药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了超过20年,成为防控流感的关键防疫药物之一。我国在奥司他韦的生产方面实现了国产化供应,且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生产和供应保障体系。我国不仅实现了奥司他韦原料药的国产化,还拥有完善的生产链,确保了流感季节药物的充足供应。
目前,我国约有60家企业在生产奥司他韦,但实际参与生产的只有30多家。东阳光药作为国内奥司他韦生产龙头企业,长期以来在保障药品供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生产的“可威”系列奥司他韦颗粒和胶囊广泛应用于中国家庭,成为许多家庭的常备药品。
保障供应与应急响应
为了应对流感高峰期的需求,东阳光药通过高效且灵活的生产模式确保药品不间断供应。根据东阳光药总经理蒋均才的介绍,公司的生产线全年24小时运作,采用“三班倒”轮换制,确保产量达到最大化。在流感季节,企业能迅速调动生产资源,确保药品及时送达市场,满足患者的需求。
国家战略布局与奥司他韦国产化进程
随着我国流感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奥司他韦等防疫药物的国产化。东阳光药自2006年起便开始实施奥司他韦的国产化进程,并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支持下,成功研发并产业化了儿童奥司他韦颗粒。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化升级,东阳光药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
2015年,随着国家推动药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东阳光药的“可威”奥司他韦胶囊顺利通过认证,成为国产药品中的佼佼者,并逐步赢得了市场认可。
全球市场与中国的领导地位
尽管市场上也有其他流感药物选择,如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等,但奥司他韦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根据IQVIA的数据,2023年全球抗流感药物市场中,奥司他韦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在中国,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96%。这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奥司他韦仍是防治流感的首选药物。
在国内,东阳光药生产的“可威”系列奥司他韦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处于全球产量和出货量的领先地位,成为高质量国产药品的代表。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