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福建闽清:普法宣传“邂逅”非遗传承

2025年02月26日 00:04:05 来源:咸宁新闻网

侨乡年味浓,赶圩乐融融。2月14日-20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的侨乡坂东镇热闹非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十八坂”民俗文化节。

“十八坂”商贸习俗始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每逢节日,周边十八个乡的村民便聚集到坂东镇来赶圩,交流农产品,为开春的农活准备农资,故名“十八坂”,已经被列入福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展至今已经是多元化的文化与贸易活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节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公益普法志愿者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赶圩人群中,在群众感受非遗文化的同时,为群众送来“法治大餐”。

图为2025年2月14日闽清“十八坂”赶圩活动现场。陈炳雄供图

侨乡重镇赶圩集,弥漫人间烟火气

图为2025年2月17日,闽清“十八坂”赶圩活动现场。陈炳雄供图

“正宗的茶口粉干,快来看一看呦。”坂东镇的传统圩市街区乃裳街上,设立了800多个摊位,商家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来逛圩市、买东西的人群遍布街区各处,喧嚷的环境、沸腾的人群、热闹的集市,圩市里弥漫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和浓浓的侨乡乡愁。闽清县坂东镇侨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10.2万多人,归侨侨眷6700多人,“十八坂”活动就是承载着侨乡记忆的民俗活动之一。

“今年来这里真方便,我从福州乘坐‘十八坂’旅游直通车过来的,除了赶圩,还想品尝一下苍根千里香、炣豆腐这些闽清特色小吃。”来自福州市区的游客翁女士说。由于近年来的“十八坂”活动不断发展,来此赶圩的市民遍布各地,今年从福州市区和闽清城关共计开设了三条交通专线,大大方便了赶圩群众的出行。

圩市上葱饼、糕点、棉花糖等美食香气四溢,赶圩的人群中的年轻人也逐渐增多。“现在的‘十八坂’活动很有特色,记得原来只有农产业和生活用品,现在吃的、穿的、玩的、用的都有啦”。来赶圩的朱先生在一处拉茶摊位前驻足品尝。除此之外,现场还看到了被列为省级非遗的闽清池园陶瓷制作,向游客们展示着魅力十足的陶瓷文化。

普法“小摊”进大集,宣传带上“生活气”

“小朋友,陶瓷制作好不好玩呀?你还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吗?”普法志愿者陈炳雄向小游客讲解非遗法律。

图为2025年2月17日,闽清县局(分公司)志愿者刘本洪向群众普法。陈炳雄供图。

赶圩的集市人流量大,集中度高,文化氛围好,宣传接受度高。闽清县局(公司)抓好这一重要普法契机,采取“固定摊位+流动宣传”的模式,普法志愿者们或是忙碌地发放普法宣传资料,或是耐心地解答群众的问题。对赶圩群众面对面地向群众普及《民法典》、《烟草专卖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防范电信诈骗等内容,让群众在“赶圩”买货的同时也把“法律”带回家。

图为2025年2月17日,闽清县局(分公司)志愿者陈诗炽向群众普及真假烟鉴别知识。陈炳雄供图

在普法宣传台前,“一个朋友欠我钱却在外地,我能在本地起诉他吗?”“老板欠我工资跑路了,我该怎么办?”……过往群众前来询问。闽清县局(分公司)公职律师耐心地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从邻里纠纷到遗嘱公证,从合同纠纷到房产继承,并结合案例以“乡音土方”的方式向群众讲解“法言法语”,获得群众们的纷纷点赞。

本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解答群众问题20余个,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常用法律的知晓度,助力营造浓厚的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氛围,使普法效果更加有效地宣传到群众中。

下一步,闽清县局(分公司)将继续开展“点单式”普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向共建学校、社区、村镇群众发送“普法订单”,从“讲什么、听什么”转变为“听什么、讲什么”,让普法宣传更有“人气”、更接“地气”。(包涵  陈甘坤)

责任编辑:韩利
  • 闽清
  • 普法宣传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