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无人机巡检作为一种新型巡检方式,正逐渐成为能源燃气行业的“新宠”。近年来,济南能源集团所属山东港华积极探索无人机巡检新模式,率先在高压、次高压燃气管网巡检中引入先进的无人机技术,为护航泉城燃气管线的安全平稳运行插上“新翅膀”。
目前,山东港华燃气管网已实现对聊城、德州、淄博等多地的互联互通,高压、次高压管线总里程达859余公里,其中高压管道460余公里,次高压管道398余公里。山东港华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燃气管网跨越区域广、管径大、运行压力高、风险级别高,传统的巡检方式面临着人力投入大、检测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实际问题,“而无人机能够轻松穿越人员或车辆难以涉及的山区、林地等特殊地带,在管道上空进行俯视巡查,并将巡查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及对比,可极大提升巡检的效率与安全性。”
为此,山东港华积极与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神思电子公司协同合作,将无人机巡检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全面开发智能化燃气巡检系统,以数字化手段推动高压燃气管网设施运维模式向“机巡为主、人巡为辅”转变,促使运维质效大幅提升。山东港华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AI自动智能识别功能,无人机可以自动识别管道上方的大型机械、危险动作、人为危险行为、危险车辆经过或长时间停驻等潜在风险,“通过更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无人机可以加强自动化热源感知能力,形成热成像,确保热源数据的快速、准确获取。”
据悉,山东港华目前配备的无人机最大载重约1.57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6.14千克,实际最长飞行时间为20-25分钟,最高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82千米,最大可承受风力5级,最长通讯距离为7千米。该山东港华相关技术人员介绍,无人机可搭载专业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巡检,“左侧搭载的U10激光甲烷检测仪,可从距地面最远200米、最高100米的距离上进行燃气泄漏检测,单次可连续检测5至7公里的管线距离,巡检效率是普通人工巡检的2.5倍。”
近年来,无人机巡检作为新兴的数字化手段,凭借其自主飞行、自动避险、数据实时回传等多项功能,成为高压燃气管线巡检的“新守护者”。未来,山东港华将持续围绕“党建引领、文化认同、项目提升、数字赋能、服务精准、安全强基、布局未来、降本增收”的发展纲领,继续深化能源燃气事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创新为驱动、以安全为基石、以服务为导向,进一步提高燃气隐患的发现及处置力度,为泉城燃气安全和民生保障贡献更多能燃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能燃篇章。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