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零碳产业园 “碳”寻新动能!培育和引进新能源产业项目43个,总投资127亿元

2025年03月17日 17:20:57 来源:德州晚报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依托绿电资源富集和产业基础优势,将锂钠电新能源产业确立为全县工业强县突破的“一号产业”,投资25亿元规划建设了功能完备、布局合理、产业上下游紧密协作的中庆新能源绿色近零碳产业园(以下简称:零碳产业园),自2022年5月起,累计引进和培育总投资127亿元的43个新能源产业项目。近日,记者走进零碳产业园,“碳”寻新动能。

01绿色制造:绿电生产的聚合物电池畅销海外

走进零碳产业园,阳光映照下,车间顶上一排排瓦蓝的光伏板,熠熠生辉。产业园A区的德州凯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机聚合物电池畅销海外。

德州凯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洪亮是吉林人,从事电池制造行业25年。他说,前期通过调研发现,庆云县锂钠电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良好、政策配套齐全,2024年便带领团队从贵州毕节跨越近2000公里来到德州庆云。

提及庆云营商环境,邹洪亮对当地推行的“店小二”式模式点赞。“前期工厂装修遇到地面起灰无法刷漆的情况,但地面不刷漆,设备就进不来。”邹洪亮说,当时他在外地,随即电话联系到工作人员诉说情况,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协调,不到一周就解决了难题。

△德州凯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洪亮向记者介绍修复后的电池产品

3月12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该公司生产车间的生产线采用了全自动化设备。邹洪亮介绍,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公司全部达产后可日产20万只聚合物电池,其主要应用在手机、电脑、平板等移动终端市场领域,产品在印度、印尼终端手机换电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我们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绿色制造的原则。公司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降到了最低。”邹洪亮说,公司还会对微损电池进行修复,电池修复后容量可恢复至原容量的95%-98%,内阻与新电池一样,主要应用在光伏储能、家庭储能、户外电源、启动电源、壁挂储能等领域。电池修复不仅提高产业的资源利用率,还助力构建电池产业闭环体系。

02技术创新:助力充电桩模块单桩节能4%-5%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桩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在零碳产业园A区,一家专注于生产充电桩模块的企业——庆云易能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庆云易能电),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充电桩单桩能耗降低4%-5%。

△庆云易能电研发的充电桩模块

“我们生产的充电桩模块在充电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5%,你别小瞧这一个微小的数字,在实际运营中却有重大意义。”庆云易能电负责人陈燕峰说,以一座拥有100台充电桩的充电站为例,每台充电桩每年可节省约2000度电,整个充电站每年可节省20万度电,相当于减少约160吨二氧化碳排放。

陈燕峰介绍,充电桩单桩节能主要得益于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创新技术。在充电桩的能量转换环节,公司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高效转换器,将电能损耗降至最低。此外,公司还优化了充电桩的散热设计,减少了因热量散失导致的能量浪费;同时通过大功率低转速,减少机械摩擦和空气扰动,从而降低噪音,进一步降低了充电桩的运行能耗。“充电桩节能不仅降低了充电桩运营商的运营成本,还为用户提供了更经济的充电服务。”陈燕峰说。

此外,庆云易能电将节能技术应用于生产线,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数据,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零碳标准。同时为充电桩配备了智能能量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电网负荷、电池状态和用户需求,实时调整充电功率和策略,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在电网负荷较低时,系统会自动提高充电功率;在高峰时段则降低功率,以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和能量损耗。”陈燕峰解释道。

03 43个项目年产值达到110亿元

近日,记者从庆云县发改委获悉,2024年,庆云县新能源发电量13亿千瓦时,是全县社会用电量的1.11倍,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10.6%;2025年1-2月,庆云县新能源发电量2.78亿千瓦时,是全县社会用电量的1.27倍,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39%。

庆云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部副部长田洪久说,聚焦“一号产业”,编制了锂钠电新能源产业“图谱”和“N张清单”,围绕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按“图”寻宝、沿“链”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了从电池材料、电芯、PACK、储能系统,到后端应用、梯次回收利用垂直布局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储能、电动工具、无人机、小家电和手环、耳机等穿戴设备等多个领域。

田洪久介绍,零碳产业园分为A、B、C、D四大区域,即A区为电芯、PACK区;B区为铁锂电池生产区;C区为电池材料及梯次利用区;D区为大型储能生产区。目前,A区一期、B区和C区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实现“满园满产”,43个项目满产后可年产电芯6GWh、电池PACK1GWh、储能系统6GWh,年产值达到110亿元。

目前,绿和电池再生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废旧电池环保处理与高值利用的完美融合,形成了产业链闭环。“零碳产业园不仅注重单个企业的绿色发展,还通过产业协同,打造了一个完整的零碳生态圈,链群企业通过深度嫁接、相互赋能实现了降本增效、抱团发展。”田洪久举例说,长信化学生产的NMP、纳米导电剂为中科亿博、振翮新能源、承曦新能源、凯瑞新能源等电芯生产企业“隔墙直供”;中科亿博生产的18650型锂离子电芯,供应绿能环宇用于组装小动力电池PACK和便携式储能PACK;承曦新能源32700型锂离子电芯,为开祥机电电动工具提供动力;绿能环宇为新石器、永奉跟随机器人等提供共享换电解决方案和小动力电池PACK。

△封装车间 电池封膜

△压力化成车间 电池充电

04完善新能源产业链 加快未来产业超前布局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支持锂钠电池产业发展,这是对庆云三年来发展新质特色产业的充分肯定。庆云经济开发区作为近零碳园区入选省级示范创建名单、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产业园区试点,零碳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2024年6月,庆云锂钠电新能源产业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同年9月,庆云获评国家产品主数据标准(CPMS)试点县,锂钠电池材料获评试点行业;11月,庆云“废旧动力蓄电池”入选山东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是全省唯一入选的电池行业。

“庆云将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加力培育‘一号产业’,争创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庆云县委书记刘涛表示,以长信化学、承曦新能源等链主企业为引领,加速上下游配套集聚,拉长增粗补强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本地配套率。

未来,庆云将持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能源产业为引领,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引进低空经济、无人驾驶专用车辆、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未来产业体系。同时依托通用机场,加快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航空物流产业园”,在低空经济招引、空域划设、机场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培育“低空+”应用新场景。

责任编辑:韩利
  • 新能源
  • 电池
  • 新能源汽车
  • 充电桩
  • 电池管理系统
  • 新能源产业
  • 能源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