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城中街道的便利店刚开门,客户经理小杨推门而入,掏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李老板,这就是‘黄金陈列示范’,您照着这个摆,效果肯定好!”李老板眼睛一亮:“这法子真不错!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这样的场景,在应城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巾帼服务队”日常拜访服务中不断上演。这支由女性职工组成的志愿队伍,用专业和温情,让一个个“小柜台”焕发出“大能量”,成为乡村振兴和民生服务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携手破局:从“迷茫新手”到“经营能手”
“包老板,取快递,拿瓶剁椒。”“小包总,来点干果瓜子。”如今的包老板,生意红火,街坊邻居常来店里坐坐,人气旺了,生意也来了。然而,回想起当初的情景,包老板感慨不已。作为新入行的零售户,包老板原以为在人流量大的光明大市场开店,生意肯定旺。谁知周边陆续开了几家零食店,低价商品分流了不少客户,包老板的生意一度陷入困境。正当包老板焦急时,“巾帼服务队”易艳霞主动上门,结合商圈人流量、消费水平等数据,为他提供了专业的经营指导。
光明大市场是一条早、夜市摊,娱乐消费群体年轻人居多,包老板抓住需求,化被动为主动,购进年轻人喜爱的自热快餐、甜品饮料、手办等商品。同时,紧跟潮流,购进一台机器人当客服,AI加持多元化的商品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消费。长期和年轻客户互动,包老板自学视频剪辑,和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合作发布趣味农产品、土特产推广视频,甚至开始尝试直播带货,很多顾客纷纷转发和分享,成为门店的口碑传播者。
“小包总,还得是你,知道我的喜好。”小李笑着拿起一个哪吒钥匙扣。包老板的便利店已然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点”,也为便利店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小店月销售额提升了55%。店内还新设了“爱心驿站”,对外放置着晴雨伞供路人免费使用,内有饮水机、一次性纸杯、应急药箱、手机充电设备、报纸、桌椅等物品,为环卫工人、外卖人员等户外工作者提供贴心服务,成了社区居民的“一站式驿站”。
“多亏了她们的帮助,我的店才能这么快走上正轨!”包老板由衷地感慨道。
据统计,应城烟草“巾帼服务队”已与55名零售户建立了“对接帮扶成长档案”,开展“驻店诊断”180余次,用专业与温情点亮了零售户的创业之路。
(巾帼志愿者在雨天帮助门店铺设防滑纸板)
智慧蝶变:从“传统老店”到“数字先锋”
“这套智能终端系统简直是‘经营神器’!”小丽烟酒店店主张小丽兴奋地展示着“知音通”界面。
小丽烟酒店位于城北老街区,多年来以“老字号”口碑吸引周边居民。但随着商品种类增多,店铺管理问题逐渐显现。“货品多且杂,有的供应不足,有的库存过期,进货、卖货全靠脑子记”。
得知张小丽的难点,“巾帼服务队”伸出援手,王辉上门为张小丽带来了知音通系统这一“神器”。不仅耐心指导安装,还传授了新零售的先进理念,从“全商品扫码、全方式支付、全店铺管理”的基础操作,到如何利用系统录库存、查数据、看销售、知盈利,一步步引导张小丽走向科学管理店铺的道路。
如今,张小丽不仅能实时追踪库存,还能通过系统生成销售数据分析报表,进货、促销更有针对性。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店铺管理效率,还为张小丽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在服务队的帮助下,她开通了线上“社区团购”业务,为社区内的独居老人和宝妈提供寄存和送货上门服务。“以前总觉得数字化转型离我很远,现在发现,科技真的改变生活!”张小丽笑着说。如今,她的店铺月均扫码笔数突破2000余次,会员复购率提升了55%,线上订单占比达到45%。
应城烟草“巾帼服务队”已推动百余家传统店铺完成智慧升级,帮助零售户实现了从“经验营销”向“数字营销”的转变。
(巾帼志愿者在店铺开展知音通终端指导)
情暖人心:从“风雨同舟”到“携手共进”
“小高,快看,今天的团购接龙都超200人了,回头客多了不少。”惠民食杂店叶婆婆笑脸相迎,一扫之前的愁容。
客户经理小高赞许地点点头,思绪飘回初见叶婆婆的时刻。那时,叶婆婆因老伴住院、女儿远在外地,店铺生意一落千丈,几乎到了闭店转让的边缘。
“不怕,我们一起努力,咱们的小店肯定会红”。小高坚定地鼓励叶婆婆。一边耐心指导叶婆婆优化店面形象,一边帮叶婆婆申请了“烟商贷”,解决了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
“那段时间真是难熬,多亏了“烟商贷”,不然早关门了。”叶婆婆感慨道。这笔资金不仅帮她渡过了难关,还为店铺的改造升级提供了支持。一周后,小高再次到店拜访,叶婆婆万分感激。原来,清爽整洁的店面环境,让新老顾客眼前一亮,着实带了一波人气。这让叶婆婆看到了希望,也让她对高莎的经营指导更加信服。
小高连续三周驻店帮扶,继续为重拾信心的叶婆婆耐心分析店铺的发展前景,引导她进行经营转型,在高莎的帮助下,叶婆婆开通了“线上团购”业务,订单量翻了一倍。几个月下来,店铺销售额稳步提升,顾客回头率节节攀升。叶婆婆感慨万千:“一开始我觉得太难了,但小高耐心地教我,现在我的团购也玩得贼溜!”
应城市局(营销部)结合具体店铺提供“一店一策”方案,帮助改造叶婆婆的店,店内新增了便民药箱、爱心雨具等服务,成了社区居民口中的“五星口碑店”。这样的温情故事并非个例,服务队建立了“困难户动态监测台账”,推出“五个一”帮扶包,累计为13名困难商户减免服务费用2.6万元,协调帮扶物资0.5万件。
(巾帼志愿者在店铺帮助打造的红色驿站)
从晨光熹微到万家灯火,“巾帼服务队”用专业诠释担当,以温情书写答卷。她们是政策落地的“宣传员”、经营转型的“指导员”、更是群众冷暖的“贴心人”。在服务民生的最前线,这群新时代女性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让巾帼红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中最温暖的底色。
正如零售户们所言:“有她们在,我们就踏实!”这朴实的话语,正是对“巾帼担当”最动人的注解。(骆玉琴)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