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筑巢引凤 打造烟叶产业发展新场景

2025年03月31日 15:28:43 来源:中国城市网

仲春时节,阳光明媚,春风拂面。金色暖和的阳光照出喜悦,烟农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期望,在田间劳作,用汗水编织一年的梦想。

图片22.png

烟农在烟田耕作。

3月21,河南省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文峪烟站负责人李晓华来到寺洼村督导春耕备播工作。放眼望去,烟田连片成方,烟垄错落有致,场面气派,蔚为壮观。看到烟叶种植规模稳中有升,李晓华的心里顿感释然。

“上世纪90年代,文峪也是县里主要产烟乡镇,年种植烟叶近万亩,年产量一万多担。不仅如此,这里出产的烟叶颜色金黄,油分充足,光泽鲜亮,是各卷烟厂竞相采购的抢手货。本世纪初,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果木种植抢了烟叶产业的风头,烟叶规模逐年下滑,一度跌至两千余亩。如何稳住这项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成了我们的心头事。”说起当年烟叶产业发展面临的尴尬局面,李晓华的表情有点沉重。

“为了稳住这个主导产业,使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我们把眼光放在筑巢引凤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吸引有识之士、种烟能手到我们这里投资兴业,发展烟叶生产。”李晓华说,“这些年,我们与乡党委、政府双向奔赴,共同努力,先后引进本县种烟能手十余户,发展烟叶面积七百余亩,烟叶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烟叶种植规模萎缩的局面得到遏制,种植规模达到4000余亩。”

强化土地流转,用好闲置土地。文峪乡有几个下马的种植、养殖项目,为了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烟叶生产,文峪烟站加强与乡政府沟通协调,争取政府把这些闲置土地用于烟叶种植。加强与项目所在村“两委”的沟通,耐心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自觉自愿地把规划区内的闲置土地流转出来,承包给种烟能手。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积极争取烤房项目建设计划,新建生物质烤房,完善烟路、烟电、烟水、烟机配套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除烟农后顾之忧。“我是潘河乡岗头村烟农,去年到文峪包地100亩种烟,效益不错。非常感谢乡政府、村委、烟站在土地流转、炕房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上对我的帮助。”说起乡政府、村委、烟站对自己的支持与帮助,耿云飞激动不已,“烟叶生产所需的烤房、农机等一应设施设备配全了,种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落实扶持政策,增添发展后劲。“为鼓励烟农发展烟叶生产,三门峡市烟草公司卢氏县分公司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其中对新种烟户、新开发烟田给予补贴。”李晓华说,“为了发挥扶持政策的作用,我们一方面强化宣传,让扶持政策家喻户晓;一方面严格兑现,让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发挥作用。去年我站兑现的补贴项目共计18项,耿云飞光是新地补贴就有65000多元。”

强化示范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借助新户听话的优势,成功打造了寺洼、张村、南窑等三个示范方。这些示范方在接受先进管理理念,落实先进技术方面思想前卫,工作扎实,成效显著,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说起示范方的示范引领作用,烟站工作人员李超兴奋不已。

“眼下,还有几个村有调整产业的意愿,计划把老化的果木地转化成烟田。我们要加强与乡党委、政府的沟通与协调,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让烟叶这项产业在文峪乡梅开二度,再现生机。”对未来的产业发展,李晓华满怀信心。( 李晓华)

责任编辑:尚瑞琳
  • 三农
  • 农业
  • 种植业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