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池州市青阳县长垅村振兴之路:从环境整治到产业蝶变

2025年04月08日 16:01:40 来源:固原新闻网

初夏时节,漫步在池州市长垅村的“西门古道”上,古老的石板路蜿蜒向前,两侧的油菜花虽已谢去,但新绿的油菜、满山的野花与山峰相映成趣,新开的茶垄沿着山势起伏,东红水库偶有白鹭掠过,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刚来时,古道两侧随处可见游人丢弃的垃圾,河道里漂浮着花花绿绿的包装袋。”池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陈强回忆道。

驻村工作队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采取“党员带头+村民参与”模式,志愿者逐户发放“一封信”,以书面形式强化政策引导,形成“党建引领、干群合力、自觉维护”的可持续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党员利用“党员活动日”与村民、志愿者一道对“西门古道”和村域内进行地毯式环境整治,清理垃圾、疏通沟渠共清理各类垃圾数十吨,并将古道保洁工作作为工作队、村两委一项长期坚持的志愿活动。住民点增设放置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聘请专职保洁员维护,组织志愿服务队定期清扫。

如今,村民已养成自觉维护环境的习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左二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陈强)

基础设施薄弱曾是制约长垅村发展的瓶颈。工作队驻村以来,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拓宽硬化村组道路1.4公里,安装、维修太阳能路灯35盏,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村民书屋等公共设施,投资400余万元的旅游级道路---天东路大中修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编制和招投标,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九华山西大门和长垅村第一条黑色化道路,为旅游强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晴天扬灰路,雨天泥巴路”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长垅村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茶叶产业率先突局。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九华山西麓海拔高、云雾多的独特地理优势,争取项目资金扩建了96亩生态茶园,改建了450平米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更新了新式杀青机、智能揉捻机和智能提香机等先进设备,注册了“西谷风茗”商标,2025年预计九子岭茶叶加工厂产能增长30%以上,村集体茶叶收入2.4万元,农户收入增长10万元。

“现在我们的茶叶品质提升了,价格也上去了,再也不用低价卖给中间商了。”茶农们高兴地说。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九华黄精种植成为新的增长点。2024年11月工作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长垅小学闲置资产进行盘活,租赁给“国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做为黄精加工厂房,并使用10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购置黄精加工设备9台租赁给改公司,每年村集体租金收益2.6万元。

在海拔700米村级平天干(马腰)林场,800余亩林下九华黄精种植基地采用“三三四”经营模式:30%种苗销售,30%基地种植,40%与村民合作种植。“我们实行统一提供九华黄精种苗和种植技术、九华黄精保护价收购,消除种植户后顾之忧。黄精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4.5万元,村民务工收入76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让村民共享了发展红利。

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长垅村与周边红光村、新丰村联动发展,共同打造“九华山西麓生态旅游环线”。情缘谷漂流以其惊险刺激的特色吸引着年轻游客;朝山沐野营地让都市人得以亲近自然;修缮一新的西门古道沿途可俯瞰群山叠翠的壮美景色,成为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为提升游客体验,村里还增设了多个停车点,新修错车道,完善道路标识。

在这里,农家乐推出的“九华三宝”——黄精炖土鸡、山笋炒腊肉、清蒸水库鱼,成为游客必点的特色美食,村民自制的茶叶、黄精等土特产成为抢手货。

长垅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目连戏”的发源地,每逢节假日,“目连戏”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假日经济又成为长垅村又一经济增长点。

站在村口远眺,阳光下的梯田泛着金光,天东路上的小车行成一条流动的长龙,西门古道不时传来游客的欢声笑语。

陈强激动的感慨:“乡村振兴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实惠,现在村民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通过旅游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兴旺,长垅村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这个曾经偏僻的山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本文作者:池州市烟草专卖局 洪汛、刘涛

责任编辑:韩利
  • 三农
  • 农业
  • 农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