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向陈规陋习说“拜拜”,与文明新风撞满怀

2025年04月09日 23:13:10 来源:固原新闻网

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福建省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将全国文明村建设与移风易俗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推动乡村文明引领新风尚。闽侯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全方位融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助力乡村文明之风,扬起一路繁花。

党建引领:移风易俗的“硬规矩”与“软浸润”

“过去的人情乱了套,情谊被金钱的重担压得都变味了。”一名村干部说道。作为全国文明村,为了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昙石村以党建为引领,将移风易俗纳入基层治理核心。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将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不做“半段”,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同时,成立红白理事会进行监督,理事会最初由村里老党员、老支书及村两委干部组成,后续加入乡贤、网格员等成员。自成立以来,理事会凭着耐心与热情,劝阻了多起大操大办的红白事。

闽侯县局(分公司)志愿服务队参与其中,与“村委”一同将村规民约分发到户进行全面宣传,并且巧妙利用 “学雷锋活动日”,将村规民约宣传推向高潮。在活动现场,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讲红白喜事应简尽简、厚养薄葬、抵制封建迷信、勤俭节约等移风易俗事项。

图为闽侯县局(分公司)员工向村民宣讲移风易俗事项。李静供图

创新治理:移风易俗的 “小积分” 与 “大舞台”

文明乡风的培育离不开文化滋养。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成效,昙石村将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制度嫁接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移风易俗新机制。闽侯县局(分公司)协助建立“积分制+小卖部”合作模式,鼓励村民可以把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婚事新办等积累的分数,兑换成生活用品。这一举措不仅让村民真切感受到自身文明行为带来的实际价值,更有效破解了陈规陋习,形成“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的良性循环。

来到积分兑换处,可以看到不少前来兑换的村民。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大家讲起他在这里的经历,回忆到:“一开始,大多数村民不理解,觉得积分没什么用,也不知道怎么用。我们就用实际案例说明积分超市的好处和用法。慢慢地,大家觉得这做法挺好的,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图为村民在积分兑换处展示兑换的生活用品。金天宇供图

此外,昙石村积极组织“破陋习、树新风”文艺演出,以艺术表演的形式,生动展现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这些取材于身边的案例,经过创作团队的精心编排,呈现出精彩的视听盛宴。闽侯县局(分公司)参与创作的《旧俗焕新声》节目,将陈规陋习化作笑料,引起台下观众哄堂大笑,热烈的掌声划破静谧的夜空。一场场“向陋习说不” 的演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村民的心扉,种下了移风易俗的种子。

近年,昙石村以道德评议会为平台,评选出“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优秀榜样。这些榜样以自身行动影响邻里,带动更多人践行崇尚科学、文明礼貌、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文明乡风。

千年前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扬帆起航。如今,文明新风在这片孕育了昙石山文化的古老沃土上徐徐拂动,以润物无声之势,渗透进生活每一处角落,和勤劳善良的人们一起走向新的幸福生活。(金天宇 黄欣)

责任编辑:韩利
  • 乡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