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湖南慈利烟草: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甘溪坪村“智慧蝶变”侧记

2025年04月16日 20:03:12 来源:中国城市网

清晨,无人机巡航的嗡鸣唤醒沉睡的乡村。这个曾经信息闭塞的传统村落,正依托湖南烟草建设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数字化答卷,默默实现甘溪坪村的“智慧蝶变”。

数字基建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2021年慈利烟草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时,面对的是甘溪坪村“空心化”严重的现实:常住人口不足,年轻人多选择外出务工,耕地抛荒率高,农产品销售半径不超过30公里。工作队调研发现,信息不对称、产业分散化、管理粗放化是制约发展的三大瓶颈。

“必须用数字技术重构乡村发展生态。”慈利烟草驻村帮扶工作队下定决心,引进由湖南烟草搭建的数字乡村平台,投入专项资金30万元,构建起“1576”数字乡村体系:1个数字乡村平台集成5个乡村振兴管理模块,7个村级治理模块,6个数字产业模块。光纤网络覆盖全村,65个高清摄像头织就“天网”,让这个偏远山村率先迈入数字化时代。

“现在利用防返贫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易返贫群体信息的实时共享、动态监测,我们的工作可以做得更细致了,村民们也更安心。”村里的张萍站在智慧大屏前感慨道。

image.png

(安装覆盖全村的摄像头)

电商矩阵打开土货出山新通道

“家人们看这个腊肉,用的是我们土家传统工艺熏制......”在村电商中心,70后乡村创业达人—“湘村636”宗英便民商店的店主陈宗英的直播间人气火爆。通过直播,她的团队已卖出腊制品等乡村特色土产5000余件,成功帮助家庭农场和加工企业推销了5万多元的产品,带动周边20户帮扶户户均增收1.2万元。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已经可以自己直播带货,而且他们还指导我走进食品加工厂、莓茶生产加工基地,进行现场直播带货。”在经过了专业培训和多次实操后,如今的陈宗英在面对镜头时显得无比自信从容,而这些当地村民手工制作的土特产,也得以走出乡村。

除了农户自产的腊肉、腊猪脚、干豆角以外,驻村工作队鼓励村办莓茶厂和肉食品加工厂也将产品上线数字乡村平台,拓宽渠道销售。2024年,全村电商交易额增长10余万元。

image.png

(利用直播推介特色土产)

数字治理绘就乡村善治新图景

“以前办事要跑镇里,现在手机上就能办低保申请。”村民王武指着“湘村家园”便民小程序点赞。小程序整合多项日常政务服务,如村事村办、“三务”信息公开、村民诉求上报、个人信息采集等,还可以及时上传发布用工需求与就业信息,并联合“雪亮乡村”,打造乡村数字化立体网络监测体系,为乡村提供数字化的安全防护,实现乡村防溺水监控、森林防护、产业看护、重点人员监控等多种保障。

“我们还将进一步发展数字化农业,建立土壤肥力、墒情、病虫害监控系统,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慈利烟草主要负责人表示,甘溪坪模式将在慈利烟草另外两个帮扶村推广,未来还将与湘雅医院合作,探索便民就医新模式,实现“名医面对面”,让数字红利持续释放乡村振兴动能。

image.png

(驻村帮扶队通过智慧大屏了解全村情况)

从靠天吃饭到知数而耕,从信息孤岛到万物互联,甘溪坪村的数字化实践印证:当古老乡土邂逅数字文明,乡村振兴就能插上智慧的翅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在书写数字经济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注脚。(作者:刘雅琪)

责任编辑:韩利
  • 慈利
  • 烟草
  • 三农
  • 农业
  • 农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