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耕的序曲在广袤无垠的田间地头奏响时,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中枢镇往年的种葱基地里却演绎着一曲葱粮轮作的“变奏曲”,一幅别样的春日丰收图,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活力与希望。
连日来,在中枢镇立岗、固白、逸圃等村落的田间,往年的种葱基地里变成了豌豆、玉米等农作物的主产田,在固白村种葱大户谢华泰流转的50多亩香葱基地里,鲜嫩翠绿的豌豆荚爬满田地,一垄垄豌豆成片相连,绿意盎然,长势喜人,10多名工人穿梭在田地里采收的场景构成一幅繁忙热闹的“丰景图”。
种植户谢华泰
“前年我们就开始种植小香葱,土地容易酸化,而且容易结板,经过我们盘活起来种豌豆,现在的产值能达到6000元一亩,而且经过轮作以后再种小香葱,小香葱的品质也会好,卖的价格也会比较高。”
近年来,中枢镇紧紧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推广葱粮轮作、蔬麦轮种等多元化的种植模式,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镇蔬菜产业呈现“规模扩大、领域延伸、竞争力增强、带动力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该镇积极引导广大种植户,针对小香葱种植地块,用玉米、大豆等作物与小香葱进行轮作,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提升耕地的有机质和肥力,在“种地”的同时实现“养地”目标。为了让整个轮作工作顺利展开,该镇还通过示范带动、大户引路的方式,积极对接宏升、天露、智慧农业等大户带头,建样板、抓示范,让整个轮作工作有序推进。
云南天露高原果蔬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刘洁明
“我们云南天露高原技术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非粮化的政策要求,已经在中枢镇拿出200亩(土地)来进行玉米、香葱轮作,通过轮作改善土壤的肥力,调整种植品类,促进小香葱产业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中枢镇共有香葱种植面积3万余亩,今年需要轮作的面积为1万余亩,目前已完成轮作面积4千余亩,整个轮作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中。通过葱粮轮作的种植模式,在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减少病害传播的同时,让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实现土地高产高效种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枢镇人民政府镇长 周树龙
“我们将通过建样板、抓大户带小户、给政策的方式,持续推进小香葱的轮作,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确保小香葱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朱文平、戚建波、徐生贵)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