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红专路与经一路交叉口,商户张继存的“山河烟酒百货”开在此处。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小店,背靠宏远小区,对面是老郑州家属院。在经历了不大不小的变革后,红专路这条纵贯金水区东西的老路,正在悄然焕发着新机。
傍晚,周边的夜市摊已熙熙攘攘坐下不少“撸串”的顾客,山河烟酒百货店内双屏机实时跳动着销售数据,消费者在分区明确的货架上挑选商品。张继存轻点着云POS系统屏幕,当天的营收曲线正朝着2000元的目标攀升。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货架上的商品如同“叠罗汉”般堆砌,顾客们常常在店内翻找十几分钟才能找到所需物品,月均营收不足万元。
这场蜕变始于客户经理薛丽艳的一次走访。2024年,郑州北城区烟草分公司启动“零售终端升级计划”,薛丽艳在走访中发现,这家新装修的小店虽然硬件达标,但经营效率低下。
“山河烟酒,俺老家北边太行山,南边黄河。咱河南人就是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做人、做生意。”
“张姐,现在都大数据时代了,咱的经营方式方法得需要高科技手段啦!”
薛丽艳为张继存量身定制了“三阶段改造方案”:第一阶段对商品进行品类重组,将原本混杂的上千种商品划分为5大主题区域;第二阶段引入电子价签,实现商品信息的实时更新;第三阶段部署云POS系统,打通收银、库存、会员管理的全链路。
改造后的第一个月,店铺客流增长20%,复购率提升至15%。张继存感概地对再次前来拜访的薛丽艳说:“常来的那几个妹子说啊,现在找东西就像查字典一样方便。”
小店的价值不仅在于销售商品,更在于构建社区生活的“便利枢纽”。山河烟酒百货店的改造,正是郑州推进“1+2+N”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的微观实践。北城区分公司通过“硬件升级+系统支持+运营指导”的“组合拳”,帮助传统小店向数字化转型。其中,特别是终端智能系统的引入,由郑州烟草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不仅实现了商品扫码即显库存、销售数据实时同步,还具备AI智能补货功能。
张继存的店铺接入系统后,库存周转率从每周1.2次提升至2.8次,滞销商品占比从15%降至3%。更重要的是,系统还能自动生成的消费热力图,让她能精准捕捉周边居民的消费偏好——例如晚8点后,冷藏饮品的销量占比达全天的45%,这促使她将营业时间延长至22:30,并增设即食关东煮档口。这种数字化转型并非孤例,这些小店通过店铺焕新改造,部分店铺实现了从“夫妻店”到“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的跨越,甚至形成了一张覆盖社区的消费网络,。
商户们在街角点亮的不仅是店铺的灯光,更是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与生命力。这种“小微力量”的集体觉醒,或许正是郑州从“国家中心城市”向“幸福美好家园”跃迁的关键密码。(姚鑫)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