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北平原的晨曦中,“晓娜便民店”的卷帘门准时升起,清晨的阳光映照着店主和晓娜清点货架的身影。和晓娜将新到的黄金叶卷烟整齐摆放在“黄金叶专区”。从传统杂货铺到智慧终端,这位80后奋斗者在卷烟零售行业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劳动者的赞歌,是千万烟草零售户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的生动缩影。
破局,从生存型经营到服务型升级
在推进农网终端升级的过程中,和晓娜积极报名加盟终端改造。她注意到乡村杂货店还停留在“玻璃柜台配算盘”的原始状态,货架上的卷烟落着灰尘。“要让顾客进店有敞亮的感觉,要让乡亲们在家门口买到放心烟。”和晓娜说道。
撤掉传统货架那天,几位老顾客站在店门口感叹道:“这亮堂堂的像城里超市一样,货柜上的商品摆放得整整齐齐,选商品的时候一目了然。”为摸清消费需求,和晓娜走遍周边村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建筑工人们午休时爱买提神的中支烟,退休教师喜欢细支烟的清香口感,留守老人需要散装红糖,村办企业员工爱买罐装咖啡......这份用脚步丈量出的“乡村消费图”,逐渐转化为分门别类的商品分区。
焕新,数字工具与乡土智慧的交融
当村里的老人说“花里胡哨的机器不如算盘实在”时,和晓娜已经开始参加数字化培训。在云POS系统上线首月,和晓娜根据消费数据分析,将商品陈列进行场景化组合。例如,婚庆区搭配酒水喜糖、年货区组合生肖礼盒等,这种创新陈列方式使卷烟与非烟商品的销量明显增加。
乡村振兴战略中,和晓娜的店铺更是变身“非遗工坊”,通过与烟草公司合作,道口烧鸡、壮馍等穿上“豫烟金装”。“我们要跟着时代学新本事啊!数字化转型不是冰冷的机器替代,而是劳动者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要在传承与创新中开辟新境界。”和晓娜说道。
共生,小店铺与新农村的双向奔赴
2021年,一场暴雨成为和晓娜店铺经营转型的转折点。看着积水漫过门槛,和晓娜带着家人连夜抢救货物,用塑料布搭起临时售货棚。当她把店里卫生纸分发给村里老人时,听见有位大娘说:“这闺女实诚,不管什么时候都想着大伙。”这种“卷烟+温情”的服务模式,让小店成为方圆十里暖心的存在。“乡村小店不只是买卖场所,更应该是乡亲们的应急避风港。”和晓娜说道。
在和晓娜的超市门口,“爱心驿站”的牌子格外醒目,店里收藏着百十册图书,专供大家进行阅读。九岁小女孩妞妞用卖废品的零钱来买护手霜的场景,让和晓娜记挂至今。看着孩子数了三遍还是差两元,她悄悄贴上差价。这种润物无声的善意,逐渐凝结成小店的文化特质。她的店里,“劳动创造幸福”的标语与“红旗渠精神”标识交相辉映。
站在新起点回望,和晓娜总想起那个在麦田里仰望星空的女孩。她的奋斗轨迹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从手写账本到智慧云屏,从生存挣扎到反哺乡梓,变的是经营方式,不变的是“诚信为本、服务为民”的初心和中原儿女的厚道本色。当清晨的阳光再次照亮豫北平原,无数劳动者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以劳动为笔,以奋斗为墨,在广袤乡间谱写着属于劳动者的时代华章。(郭琪)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