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练岛,位于平潭综合实验区苏澳镇西北。岛上人祖祖辈辈守着渔网讨生活,唯一的渡轮每小时一班。因交通不便,村民纷纷离岛谋生,只剩老人守着斑驳的石厝,在咸涩的海风里细数潮声。
七年前,潘亚琼和丈夫逆流回到家乡大练岛,夫妻俩用打工攒下的积蓄,将老家的祖厝盘活起来。木门吱呀推开时,霉味混着海腥扑面,亚琼却笑得豁亮:“祖辈的根,总得有人守着。”货架三天便立了起来,油盐酱醋、针头线脑挨挨挤挤,柜台下压着本泛黄的账册,渔民赊包烟,她用黑笔画圈。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主岛,她常常陷入沉思:“桥若通了,咱们这座岛说不定就能重新焕发生机。”
2020年10月,岛民们翘首以盼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通车,小岛迈入了“大桥时代”,昔日的轮渡被蜿蜒的车灯长龙取而代之。游客纷至沓来,民宿的灯火次第亮起,沉寂的小岛骤然沸腾。
面对潮水般的人流,潘亚琼却有了新的思考:“游客来了又走,怎样才能把这些‘流量’转化为能长久留下的‘留量’,让他们真正为小岛的发展带来持续动力呢?”
图为店铺西北向,公铁大桥景致尽收眼底。李丹供图
福建省平潭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郭霞注意到小卖铺的发展潜力后,向潘亚琼讲解公司的帮扶政策,耐心引导她进行店铺改造升级。从店面形象到经营模式,从数据管理到服务拓展,郭霞都一一为亚琼讲解分析。潘亚琼听得心潮澎湃,却又忐忑:“我这老店,真能跟上时代?”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亚琼惠民店焕然新生。不仅升级了蓝色的“海丝新晟”农网店招,还更新了专属的前台背柜,最显眼的货架上,鱼干、海苔替代了陈年针线——都是游客爱捎的“海味伴手礼”。不仅如此,小店安装了数字终端系统,“旧账簿”摇身一变成了“新零售”。“以前补货全凭经验,现在数据说话准得很!” 她轻轻点击鼠标,店内所有商品的目录、进货、库存和销售数据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图为亚琼惠民店一隅。李丹供图。
如今,她的小店已经成为游客们旅途中温馨的歇脚驿站。门口的便民服务柜里,充电宝、救生衣、雨伞一应俱全。“以前守的是祖厝,现在守的是希望。”亚琼翻着账册,七年前的字迹早已被电子数据取代,但那份“根”的情怀从未褪色。更让她欣慰的是,岛上后生仔陆续返乡创业,村里的石厝群也被精心打造成了特色民宿聚落,整个小岛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轮渡摇晃到长桥飞架,从杂货旧铺到智慧终端,变的是一桥一路、一店一业,不变的是海岛人“向海而生”的韧劲。潮起潮落间,老渔民修补渔网的梭子,正在年轻人手中织就新的网——一张连接山海、通往未来的网。(李丹)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