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岭山脉绵延百里的余脉中,一座形如巨印的山体静卧于常宁市庙前镇。这座名为“中国印山”的文化地标,以摩崖石刻之姿,将千年书法、印章艺术与名言警句镌刻于陡峭崖壁,篆隶楷行草的笔锋间流淌着中华文明的文脉。当文旅融合的春风吹过这片土地,印山脚下的乡村正经历着一场美丽“蝶变”,90 后乡村女性蔡晓蝶的创业故事,正是这场变革中最生动的注脚。
两难之困:在“挣钱”与“顾家”间寻找人生坐标
印心商行外景
时间回到2019年仲夏,蔡晓蝶还在广州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工作,窗外的蝉鸣,侵扰着本就烦闷的心情。流水线上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工作,不仅啃噬着她原本不甘平庸的梦想,也不断催生她思乡心切的情愫。
“月薪微薄、生活单调,更让我煎熬的是,千里之外的父母日渐年迈,我却无法陪伴左右。每当春节返乡,看到父母鬓角的白发,心里总泛起酸楚——难道人生只能困在‘挣钱’与‘顾家’的两难中吗?”蔡晓蝶这样问自己。一个在外漂泊的“打工人”,何日才能回到家乡的土壤中破茧成蝶,实现人生蜕变。
一纸政策点燃新希望,转机出现在2019年末。偶然得知家乡烟草公司正在推广“湘村636”加盟项目,蔡晓蝶敏锐捕捉到了机会——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数量增加,必然需要一些多功能的新型零售门店来做支撑。自家房子就在景区附近,何不借此机会返乡创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她毅然辞去工作,踏上返乡开店创业之路。
破茧之路:从“迷茫小白”到“经营能手”的进阶之路
印心商行店面一角
开店创业的想法虽好,但绝非易事。尽管有着外出十年的打工经历,蔡晓蝶对于开店经营始终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门店如何与景区融合?装修风格怎样?怎样实现功能合成?开店做生意有什么技巧?一连串问题困扰着她。
幸运的是,烟草公司的客户经理上门服务,为她提供了系统的“湘村636”加盟政策解答,并提供了个性化的装修方案和功能分区指导。拨云见日,蔡晓蝶最后的顾虑得以打消。一家矗立在景区大门东侧,与景区风格统一又极具辨识度的“湘村636”加盟店——“印心商行”开业了!
然而,创业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店面冷清、盈利微薄,蔡晓蝶一度陷入迷茫。困难之际,烟草公司又从三个方面加强了支持:“多对一”专业指导,三名各有所长的客户经理联点服务,从卷烟陈列到商品选择,从业务拓展到顾客引流,针对性帮扶,让蔡晓蝶从“门外汉”快速入门。强化技术支持,通过云POS双屏机数字化工具的引入,库存管理、销售分析一键完成,店面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开展资源整合,依托本地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文创潜力,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消费人群。
在烟草公司的悉心指导下,蔡晓蝶成功摸索出一套“精准营销”策略,让印心商行焕发生机。通过文化赋能,在店内融合常宁版画、山岚茶等本土元素,打造“烟·印”文创礼盒,吸引游客驻足消费。在店面二楼打造“印文化沙龙”,定期举办印章雕刻体验、非遗讲座,带动周边客户共同传播传统文化。同时联合“印象邮局”推出“心愿明信片”活动,游客盖章寄情,小店人气飙升,节假日客流量迅速增加。原创礼盒、主题民宿的推出,更让小店成为印山景区的“新宠儿”。
化蝶之果:梦想成真,逐光而行
印心商行文创礼盒
“蝶变”的历程很艰辛,结果又很美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劳上进有想法的蔡晓蝶,人如其名注定会不平凡。一番苦心经营之下,她的店面营业额和利润率双双攀升,逐渐丰盈起来的家境,让她有能力很好地照顾父母和小孩。除了经济上的跨越,在店面经营方面也实现了自我超越,从手忙脚乱的“小白”到数字化经营能手,还带动5家周边店铺升级转型,成为烟草公司认证的“标杆客户”。
“虽是一个普通人,我有一个不甘平凡的梦想”,蔡晓蝶的脚步没有停歇:“烟草公司不是常说‘一家人一起来’,我就是想,终有一天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这一方生我养我的山水和乡亲。”
为了更好地融入景区,传播常宁的本土文化,她在店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印章吧台”,墙壁上、柜子里摆放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印章,还为游客提供私人印章的篆刻。“印章吧台”的模式小而灵动,与景区沉稳恢弘的印章博物馆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官方民间携手,共同摇曳着常宁印章文化的大旗。有了“印章吧台”,就需要有相应的篆刻艺人。“印心商行”里常年聘请的驻店艺人就有5个,其中4个都是本村人,他们在村里接受了技能培训。艺人们平时在家里农忙生产,店里有生意了就上门刻章,两不耽误。他们笑着说:“一门手艺,就是需要‘印心商行’这样的平台,蔡老板是个有心人”。除此之外,蔡晓蝶还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村民们的农副特产,她引进入店,通过直播促销,帮忙带动销售。村民们有快递收发、小额取款、学龄儿童临时托管等需求,店内都能提供相应的无偿服务。
致敬每一个平凡的梦想,致敬每一份平常的付出。蔡晓蝶深深感触:“印心商行的蜕变,离不开政策的东风、社会的扶持,更离不开这片滋养我的土地。未来,我将继续以‘文创+数字’为翼,让小店成为传承文化的窗口、乡村振兴的星火。愿我们心心相印,共同见证更多平凡人生的蝶变奇迹。”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5年的夏天已经来临,但比起六年前的夏天,从铿锵的步伐里,从忙碌的身影里,我们显然能够看到,蔡晓蝶褪去了当初的不安与烦闷,多了一份自信从容,多了一份幸福的笑容。
【通讯员:陈聿、刘凡】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