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云南墨江:菌香沁透致富路

2025年08月06日 16:07:10 来源:中国城市网

晨露未晞,哀牢山深处的村民已穿梭入密林间,他们弯腰拾起山野的馈赠,正式开启大红菌从深山到餐桌的旅程。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团田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0%,苍翠群山间,雨季带来的丰沛水源唤醒了沉睡在地下的生命。

“每年5月至9月,我们这里便成为野生菌的王国,其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便是色泽鲜艳、肉质肥厚的大红菌。在湿润的松针与落叶覆盖下,它们如红宝石般点缀着团田镇的山林。”团田镇党委书记李伟标说。

image.png

新鲜采摘的大红菌。图/墨江融媒

连日来,在团田镇的山林间,村民们带着喜悦和期盼,忙着采摘、分拣和烘干珍贵的野生大红菌。这些来自深山的自然馈赠,随后将经过精心处理,走向当地和全国的农产品市场,最终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珍馐美味。

团田镇的部分村落也曾面临发展的困境,交通较为不便,信息相对闭塞。过去,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农耕或外出务工,生活并不宽裕。而如今,走进这些依靠大红菌致富的村寨,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修缮一新的民居和更加便利的乡村道路,村庄的面貌焕发新颜,一幅依托绿色资源振兴乡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image.png

洗净待烘干的大红菌。图/墨江融媒

把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当地政府积极探索出产业化路径。然而,当地丰富的降雨也带来新的问题。据了解,采收、晾晒集中在每年的雨季,自然晾晒受天气影响,大红菌干片品质不稳定,这成为当地红菌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近年来,团田镇烟叶工作站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创新生产组织方式,优化升级烘烤设施设备,持续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明确提出提高烟基设施综合利用率。

“我们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在未烘烤的季节便通过协调闲置的烤房为村民解决了这个问题,盘活了闲置的烤房资源;在烘烤的季节,协调烟农老旧废置的果蔬烘干机为农户解决烘干难题。”团田烟站站长师顺洪说道。

“得益于烟站的帮助,烘干后的大红菌干片价格每公斤600-800元,优质干片可达每公斤1000元。”团田镇坝干村李桂平笑着说,“我还是土生土长的团田人,深知我们这片山林里大红菌的价值。以前都是零星采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在镇上的野生菌交易区统一收购销售,价格公开透明,这‘红伞伞’真成了大家的‘金伞伞’。”

image.png

收购的大红菌干片。图/墨江融媒

不仅如此,团田镇复兴村采摘大红菌的好手李阿姐说:“这活计靠山吃山,只要手脚勤快、懂得保护林子,就有收获。采摘季专心采菌,收入比种地强不少,一个月赚几千块补贴家用没问题,关键是不用出远门。”

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团田镇已形成规模化加工产业。而自从大红菌产业形成规模并走向规范发展后,采摘的农户年均增收显著,许多家庭依靠大红菌收入,生活质量明显提升,老百姓守着青山也能致富的幸福感和对家乡的归属感不断增强。

现在,团田镇正在利用大红菌这张“生态名片”进行产业升级,计划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文化,探索发展生态体验和乡村观光,吸引游客体验采菌乐趣,带领村民走上依托生态资源持续增收的道路。

如今,团田镇的振兴之路,正是守护绿水青山、点“菌”成金,实现农村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生动写照。而仅在2024年,团田镇野生菌产业已带动3000余户农户增收,年产值达3000万元。

“下一步,团田镇将持续打造野生菌全产业发展链,挖掘其经济与文化双重价值,让大自然的馈赠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书写更加精彩的乡村振兴篇章。”李伟标说。文/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杨恩新

责任编辑:韩利
  • 三农
  • 农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