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守供销初心拓振兴新局——乡村超市三代人的传承改革记

2025年08月18日 22:17:49

在湖南省湘乡市栗山镇双江村,有一家鑫龙超市的招牌格外醒目。这家由龙文彬及其父辈耕耘二十余载的“农”字号超市,从供销社旧址蜕变而来,如今集超市、农资、家具于一体,更联动水稻种植、农机服务合作社,成为乡村振兴的“前哨站”。身为党员、优秀小组长的龙文彬,以“诚信为本,农情为根”的理念,书写着“供销改革先锋”的实干篇章,让“农民儿子”的底色在乡土间愈发鲜明。

从“供销旧貌”到“振兴新颜”:三代人的农超改革路

上世纪供销社的旧砖旧瓦,见证了乡村商业的变迁。龙文彬的父辈曾守着栗山铺供销社的老柜台,为村民称盐打油;20余年前,龙文彬接下接力棒,却没走父辈的“老路”——他瞅准乡村需求,把单一副食店拓展成“超市+农资+家具”的综合卖场,让村民买种子化肥不用再跑县城,选家具家电能“一站式”配齐。

这股改革劲儿,让鑫龙超市成了“供销改革先锋”。更关键的是,龙文彬把“为农服务”刻进日常里:超市对接春文水稻种植合作社,农资货架摆着适配本地土壤的良种;万利农农机服务合作社的技术员,常在超市“农资咨询角”给农户上课。如今,超市服务水稻种植面积超1万亩,从“卖东西”到“帮种地”,三代人的坚守,让供销社的“为农基因”开出了产业融合的新花。

以“农”为本守初心:把根扎在乡土的“放心店”

图片1.png

丰收时节农机作业场景。

“我是农民的儿子,赚昧良心钱,睡不着觉!”龙文彬常把这话挂嘴边。鑫龙超市能成湘乡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靠的是二十年如一日的“死磕”:农资货架上,每袋种子都贴着“溯源二维码”,农户扫码能查产地、看农技指导;乡村振兴区,本地合作社直供的菜带着“晨露”,价格牌上明码标着“收购价+运费”。

为了让乡亲“种地少花钱、多打粮”,龙文彬年年泡在农技培训里,把自己学成“土专家”。农忙时,他开着面包车给偏远田块送化肥,顺道教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救灾工作方面,超市牵头协调农机合作社“互助抢收”,帮农户把损失降到最低。在双江村,鑫龙超市不近是买卖场,更像村民种地的“后勤连”,龙文彬用行动证明:守住“为农初心”,生意才能长长久久。

广结善缘暖乡邻:超市里的“共享幸福圈”

图片2.png

龙文彬组织开展爱心助学活动。

傍晚时分,鑫龙超市的“品吸区”最热闹:老人们围坐喝茶唠家常,年轻人扫码缴水电费,快递员把代收包裹整整齐齐码在便民区……龙文彬把超市办成了“乡村服务站”:免费打气筒随时给自行车“续命”,应急药箱里备着常用药,遇到暴雨天,还会留没带伞的村民吃口热饭。

这份“热心肠”,在公益事业里更显分量。作为党员,龙文彬牵头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捐赠爱心书籍;加入工商联后,定期给孤寡老人送米面油,逢年过节捐钱捐物。超市被授予“爱心帮扶企业”,可龙文彬觉得“这不算啥”——在他心里,超市开在村里,就得成为乡亲们“遇难处能靠、过日子能暖”的家。从“买卖”到“共情”,鑫龙超市的灯火,照亮的不止是购物路,更是乡村互助的温情路。

从供销改革的探路者,到乡土情怀的守护者,龙文彬和鑫龙超市的故事,蕴含着乡村振兴最朴实的逻辑:把根扎进土地,用诚信连接供需,以善意温暖乡邻,平凡的超市也能成为撬动共富的支点。这股“龙行天下”的实干劲儿,让双江村的振兴路走得更稳、更暖、更有盼头。(罗丽莎)

责任编辑:朱兵
  • 龙文
  • 三农
  • 农业
  • 农村
  • 种植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