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给“不老药”开一副监管药方

2021年08月16日 14:52:54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李英锋

去年9月,新华社刊发的相关调查报道让“不老药”躲避监管、功效广告涉嫌虚假宣传等问题被揭开盖子。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排查违法经营“不老药”的函,明确针对不老药市场开启全面排查。媒体近期调查发现,“不老药”依然绕过监管,以进口膳食补充剂等旗号在网上公开热卖。

“不老药”真的能实现返老还童、青春永驻吗?实际上,所谓的“不老药”的核心原料NMN只是在动物试验中有一定的抗衰老效果,其是否对人体有效并未经过临床试验认证。美国食药监只批准了NMN可作为膳食补充剂;在中国,NMN并未得到相关认证,未获得作为药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和新食品的原料许可。这意味着,NMN在国内并不具备合法的身份。

同时,一些电商在销售“不老药”的过程中,营销用语也极不规范,屡屡踩踏法律底线。根据《广告法》,广告应该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以及“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内容;非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混淆用语。然而,在多个电商平台上,不少NMN产品介绍直接打出“放缓岁月,守护青春容颜”“延年益寿,返老还童”“拨慢生命时钟”“不老不是梦”等宣传语,甚至一些产品的详情介绍页面会使用如预防老年痴呆、稳定三高、软化畅通心脑血管等医疗词语。这既涉嫌虚假、夸大宣传,也涉嫌法律禁止的涉医涉药宣传,对“不老药”的忽悠和收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媒体从去年就揭开了“不老药”葫芦里的秘密,监管部门从今年1月起也展开对违法经营的“不老药”排查工作,但“不老药”依然在市场上风头不减,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不老药”尤其是违法经营的“不老药”,不能成为“不倒药”。目前,NMN作为维生素B族的衍生物被列入了《关于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的“正面清单”,为NMN产品入境销售提供了可能性。NMN产品未获得国内相关许可的身份缺失、监管的需求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需求与该“正面清单”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不利于统一监管共识和消费共识。有必要针对“不老药”的营销问题,对接排除食品安全风险的需求和监管需求,明确NMN产品注册的目录和监管的范围、方式,从源头消除监管错位、缺位的现象,堵住监管的漏洞。

弥合监管分歧、统一监管规则和尺度后,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应瞄准非法进口、销售、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加强对NMN产品的监督,净化市场环境,规范营销行为。电商平台也应尽到管理责任,对商家的资质进行审核把关,发现商家有“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或提供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交易的商品”等行为或者有其它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应该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当然,消费者也该擦亮眼睛,认清“不老药”的真实面目,理性消费,切莫着了“不老药”的道。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8月16日  第02 版)

责任编辑:越玥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