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在线旅游江湖并不像现在这样“一片祥和”,既有携程、艺龙等传统在线旅游服务商以及提供旅游度假产品预订服务的途牛,又有去哪儿网一类的垂直旅游搜索引擎,还有诸如驴妈妈等国内知名景点票务直销电子商务网站,可谓“硝烟四起”。
彼时,去哪儿正是凭借其自主研发的TTS(totalsolu-tion,意为全面解决方案)系统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和一众OTA叫板,并逐步站稳脚跟;而TTS系统也帮助去哪儿网形成一个完整的、很难被竞争对手撬开的商业闭环,这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叫高兴的人。本期,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去哪儿高级副总裁、旅游度假事业部CEO高兴,探寻TTS系统从诞生至今,于在线旅游的发展进程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
过程繁琐、信息不对称是当时普遍存在的行业痛点
2010年,高兴加入去哪儿。此前,她曾供职于雅虎中国、淘宝等知名互联网巨头,在互联网技术产品、产业互联网、网络营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是一个妥妥的“技术流”。
那时,携程、艺龙两大旅游巨头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不断争夺在线旅游“第一把交椅”;同时,去哪儿、同程、途牛等第二梯队的选手也伺机而动,势头直逼第一梯队。一时间,口水战、价格战、挖角战成为当时在线旅游市场的主调,这背后也蕴含了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迈入高速增长期的市场机会。在线旅游巨头们为了寻找新增长点,不得不把触角伸向有待开发的新市场,竞争与颠覆反复上演。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用户行为习惯的变迁,携程、艺龙、去哪儿、途牛等纷纷重点发力移动端。
去哪儿创始人庄辰超似乎很早之前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于是四处寻找懂技术、且有互联网工作经验的人。很显然,高兴的履历十分符合庄辰超对于打造去哪儿技术帝国的要求,因此,邀请其加入。
去哪儿以垂直搜索起家。在客户搜索所需的旅行产品报价时,去哪儿抓取所有在线商家的相关机票、酒店、旅行线路等信息,并按一定规则(通常是价格排序)呈现给客户,从而使客户根据比价结果选择心仪产品。去哪儿自己不做票务代理、旅行社,只是通过搜索技术聚合网络上的商品信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是一个旅行垂直领域的搜索比价引擎。
当时,用户每次在不同的在线旅游平台购买不同旅游产品时都需要填写资料,不少用户都因为感到麻烦而放弃购买。去哪儿意识到,作为一个搜索引擎的信息聚合平台,应提供一个更标准化的预订服务,避免用户重复填写资料,也对预订资金安全提供了保障。
再加上,旅游商户并没有网站建站能力,所以出行类产品在线化程度不理想,网上的产品质量有高有低、价格参差。一些旅游商品或票务的预订网站也经常因为IT(信息技术)能力有限,被引擎抓取宕机。
而庄辰超邀请高兴等人的加入,就是为了从技术上解决上述痛点。
“作为一个旅游垂直类搜索引擎,去哪儿一直致力于帮助用户坐在家里就能完成旅行预订的闭环体验。然而我们发现,当时大量的高质量旅游企业因为IT能力薄弱,没法完成自我建站,更不要提投入广告这样的在线营销。这也让不少旅游网站钻了空子,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旅游产品肆意加价,或提供质量不稳定的旅游商品。”高兴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帮助中小旅游企业提升O2O的闭环预订能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TTS研发过程是技术“打怪升级”的过程
去哪儿研发TTS系统的创举,让移动旅游市场从跑马圈地向更重视用户体验和价值的阶段延伸。
实际上,TTS系统是去哪儿的内部定义,是指提供给中小代理商的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即代理商把查询、销售、支付环节都放在去哪儿的平台系统里。以前用户通过去哪儿查询商品票价后,页面会跳转到代理商的网站;TTS系统一旦成功落地,用户进行旅游产品的预订服务只用注册去哪儿账号即可完成闭环交易,这能够改变下一单需要注册多个网站的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据高兴回忆,团队创立初期的结构非常简单,简单到一目了然。她是项目牵头人,带着产品运营、销售BD(商务拓展)、技术研发3组人马,基于去哪儿原有的团购系统,开始搭建TTS系统。“TTS项目的构想是用产品技术驱动产业改善。因此,我们前期在产品和研发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大,用scrum(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模式来驱动业务快速的决策改善,3组人几乎每两周就会迭代出一个新的版本。”高兴说。
作为去哪儿内部孵化的创业项目,尽管包括高兴在内的3组人马都堪称精锐,但项目的研发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与机票、酒店这样的标准化产品不同,旅游产品本身具备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如何让这些更为复杂的产品被搜索?如何有效甄别旅游产品的优劣以及更简便地方便用户比价?都是高兴及其团队在研发TTS系统时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为突破瓶颈,高兴带领团队借鉴了自己以前做全网搜索的技术经验,通过在metasearch(元搜索)里抽取、挖掘的思路,把每个产品都当成一个网站来看待,对它们进行关键词的抽取和索引;经过技术处理,商户不必再投入大量精力录入产品城市、景点、主题、特点等关键词,用户也能顺利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至于解决产品优劣的甄别问题,高兴表示,他们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结合旅游产品的特性,用户点击、购买反馈、协同过滤等专业的搜索排序逻辑做产品喜好甄别。“当年,凭借这样的复杂排序技术,我们还拿到了国家的专利。”直到现在,每当想起当年一头扎在项目研发时的情景,高兴仍旧会生出一种以科技推动行业进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TTS项目的整体思路都围绕无线化、平台化等进行。要知道,尽管当时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让绝大多数用户还只停留在PC端,但去哪儿仍然预判了未来无限流量和移动端的发展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被电商“教育”得非常精明,他们乐于转向和接受移动互联网一定是因为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高的性价比,时尚、科技和炫酷只是表象,不足以产生恒久的驱动力。而且旅游不是快消品,不存在冲动消费,它一定是认真比价、精研攻略之后的理性决策,在个人客户层面尤其如此。
因此,去哪儿一直保持让其研发的TTS系统能够同时支持APP、H5、PC的三端展示,在多端适配、多端的SEO(搜索引擎优化)等层面,高兴及其团队都进行了比较多的思考和探索。“为了保持产品的平台化思路,能兼容全网各类商户和产品,我们在多品类支持的研发上投入比较大,从传统团队游、酒店套餐、邮轮等大的品类,到主题游里细分的户外、露营、自驾等细分的小品类产品,甚至带有营销属性的尾单和预售产品都做了差异化的系统去支撑。”高兴坦言,正是这种无差别的平台化决心帮助去哪儿引入了更多商家、商品,与此同时也引入了更多竞争。正是这种激烈的竞争状态,让TTS系统拥有了更多优惠的价格,保持了当时利用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低价产品的初衷。此外,充分的平台化,也带来了滚雪球效应,让去哪儿实际的平均营销成本、研发成本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TTS系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得益于TTS系统的成功推出,去哪儿的商业模式已经从纯搜索发生了改变。由于TTS系统可以追踪最后真正成交的订单量,去哪儿也从CPC(按点击次数付费)向CPS(按效果付费)模式拓展。
以技术起家的去哪儿通过比价搜索提供在线旅游信息,并仰仗TTS技术系统,直接可以实现平台交易,“比价技术+线上交易”构成了去哪儿的商业闭环。倚重技术的去哪儿所需要的成本低、人员少,但实际增速快,这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去哪儿2015年财报显示,其无线端业务连续9个季度增速超300%,无线业务的增长带动去哪儿2015年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速达164.4%。
事实上,除了自身的收益外,TTS系统对于整个在线旅游行业而言是颠覆性的存在。在高兴看来,TTS系统的推出是在线旅游服务O2O互联网化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一方面,去哪儿帮助行业更高效地实现“触网”;另一方面,去哪儿也通过高效率的预订模式改变了用户的预订习惯。而这种改变也倒逼了旅游企业的转型发展,要求他们投入更多力量进行产业升级以及旅行产品的创新研发。
随着“互联网+”和5G的深入发展,任何技术都面临革新,而TTS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了行业给予的契机。在算法为王的时代,近10年过去,TTS系统的优势是否依然存在?
“算法是现在互联网运行的核心,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数据在现在的产业互联网升级中起到了核心的驱动作用。”高兴认为,近十几年来,世界的运行模式正是从分离的网站模式走向了云端承载模式的鼎盛期,而TTS正是云端承载、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的代表。“我们一直希望能够与时俱进地提供旅行企业线上销售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把TTS命名为totalsolution(全面解决方案)的原因。通过这些年对旅游行业更多的理解,我们也在不断升级TTS的能力,通过云服务的模式,把渠道投放、机票酒店资源、电子合同、多平台支付、会员管理、IM(即时通讯)等更多服务商引入整合,赋能给TTS的使用人群。从原来算法优化查找和兴趣商品匹配,到后来通过算法、语义分析、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等技术甄别产品行中服务质量的好坏。坦率来讲,TTS模式还是一直随着时间而发展,在技术行业革新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高兴说。
谈及TTS系统现在面临的更大挑战,高兴表示,在于如何更“聪明”地帮助用户实现需求决策分析。从群体化对质量、价格、丰富度的决策需求,到人流量、景观变化这种实时或时间要求,再到个人兴趣、个性化审美、出行者同频等个体决策要求,持续的技术革新和不断积累的庞大数据本身会变成未来竞争的核心,而AI方向的技术探索或将成为更多维度解决用户决策难题的关键。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0月31日 第15 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