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风景别样“亭”

2023年01月30日 15:53:17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赵利辉

家的附近,浙江杭州萧山城区往湘湖景区的一段路旁,修有不少亭子,大的小的都有。这种没有墙的“小屋”,由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玲珑剔透,可供路人小憩、纳凉、避雨。

萧山一带的民宿颇多,或曰“庐隐”或曰“半山”,总之,挂出的招牌都是“不识人间烟火”的。人们所见的亭子,即为民宿经营者所修。其或以砖木建造,雕梁画栋,檐角翼然;或纯以木制,顶覆茅草,迤然有古风。半山上亦有两座砖木亭,一名“得月亭”,一名“富览亭”。但我知道的得月亭,是在山东济南大明湖畔;富览亭则在北京的景山上——我在这两座亭中都曾小坐过。萧山茅亭多无名,比这两座“古迹”更有些野趣。登山遇微雨,我就在茅亭中避一阵子。若是遭大雨,就等雨稍歇,然后从大亭跑到小亭,又跑到下一个大亭;跑跑停停,一路回家,身上还没甚被打湿。在茅亭中喝酒,亦是常有的事。像鲁智深那样,“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上,寻思道:‘……口中淡出鸟来,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山来……那汉子道:‘杀了我也不卖!’……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拿住扁担,只一脚,交当踢着……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旋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桶酒吃了一桶。”

故乡陕西宝鸡凤翔的东湖有喜雨亭,为苏轼任凤翔签判时所修。亭在东湖水滨,亭前老柳夹道而立,若拱若伏;湖周植有杂树,蒙茸茂密,如一道屏翳,将湖围了起来。据说傍晚时分,苏轼常划一独木舟游荡湖中,自在而悠闲。与东坡的闲情和智深的鲁莽不同,我大学读书时常在街上小馆中买酒,而后与同学聚在喜雨亭中偷饮。穷学生没什么钱,打十二元一瓶的散酒;砸吧一口,故作辣喉状,手使劲地上下扇,酒气立时在喜雨亭中弥漫开来。兴高采烈之际,同学们或出诗词歌谜互相考答;或划拳行令,全然忘却了聚会的秘密性。凤翔自古有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男生佯装醉了,拉女生的手硬要给人家看手相。女生大方伸出手来,却并不是那样的白。拉了手,男生呵呵地傻笑,女生说:“你娃学坏了!”关中除喜雨亭,道路旁很少见有避雨的亭子。只有富人家盖瓦房时,临街的房檐椽头比平常人家多出两寸来,为的是给乡亲们檐下躲雨以及方便燕子筑巢。

自我来江南工作,游历渐渐丰富了,这才发现江南的建筑中,亭子的式样变化最多,不仅可便游人避雨,还可供文人雅士在园林中点景、观景。江苏扬州的瘦西湖予人一种清瘦的韵味,湖上有桥,桥上修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其上有白色栏杆、黄瓦红柱,与不远处的白塔遥相呼应。每当十五月圆之夜,桥洞各衔一月,月影倒悬水中;其时泛舟湖上,湖水窈窕曲折,水中捞月别有一番雅趣。“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小亭亦有小亭的趣味。江苏苏州的拙政园里,有一座小亭很是别致,因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其依水而建,造型为折扇状,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的匾额、鹅颈椅、半栏均为扇形,故又被称作“扇亭”。窗洞两旁悬挂杜甫的诗句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亭的地理位置甚佳,周边树高而雄,石幢静立。人在其中,斜倚栏杆、目收幽景,可小坐片刻。依窗近视,水间锦鲤遨游;凭栏远眺,天光云影共徘徊——前后左右,都是美景。有一年夏天,我出差路过拙政园,便一时兴起进去看看,可惜已近傍晚不能逗留过久,倒是匆匆听了一曲苏州评弹。听曲的地方就在“与谁同坐轩”里。我冒失走进去,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子,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身着素色旗袍,正在拨弄怀中的琵琶。女子会弹琵琶且能反弹,于我来说很是新奇。喝茶听曲,我也体会了一把古人的清雅。苏州话我是不大懂的,一曲下来,依稀可以辨出一句“小轩窗,正梳妆”,才知唱的是宋词。

关中客友来杭州,与我相约萧山登山游玩。下了山,两人坐码头茅亭中饮酒。客说:“亭之美,莫过‘得月’‘富览’二亭,雕梁画栋。”我说:“不然。三重茅草、四根立柱之亭虽陋,自有一番野趣及朴实之美。”客似醉了,指茅亭高声道:“风吹不倒,雨浸不漏,雪压不垮,如你我兄弟情,何其固也。”客欲再言,一声汽笛长鸣,轮渡缓缓靠近码头。客举盏:“干了这碗,后会有期。”饮过不舍而去。客立船头作揖,我于亭外挥手致意,恰逢红日西坠,余晖映照水面上,半江瑟瑟。昔李叔同隐居杭州,作《送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如今吹笛的人不知哪里去了,只闻得凄清的汽笛声。我目送轮渡愈走愈远,直到消失在暮色中。

我喜欢这城市中的茅亭,大亭伴小亭,长亭复短亭,一程又一程,古老的建筑蕴藉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1月30日  第16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风景
  • 萧山
  • 亭子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