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挂在墙上的家庭“福袋”

2023年02月13日 16:21:05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赵自力

小时候在老家,一进门的地方,父亲总要挂个布袋。

布袋不大,却像魔术师的帽子,总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这对我和妹妹来说,绝对充满了吸引力。

放学回家,书包还在背上,就迫不及待地要看布袋。布袋挂得不高不矮,我和妹妹踮起脚刚好够得着。来不及搬把椅子垫脚,手就伸向布袋里去,总能摸出一些东西来,如一把花生或者几颗炒熟的板栗;运气好时,从里面还能摸出几颗糖来。遇到农忙时节,父母要赶着栽种或者收割庄稼,回来就会晚些。这时,布袋里往往会放着两颗煮熟的鸡蛋——父母担心我们饿坏了肚子。

等我们认识一些字后,墙上的布袋里开始有了新的东西,如一些小纸片,上面写了简单的几句话。“锅里有馍,吃了上学”“出门记得把门锁好,钥匙放在老地方”,这些是最常见的。为抢时间,父母带干粮到田地里,不回家,把嘱咐的话写在纸条上。我和妹妹虽然识字不多,但也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我那时比较顽皮,也常常在纸条上回复一下,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

布袋里也藏着时令密码,什么东西出来了一摸就知道。母亲总喜欢放吃的东西,如春天的苕干、夏天的野莓、秋天的山楂、冬天的野核桃等等。母亲爱花,有时也放些野花在里面。花多半被妹妹拿去了,我对吃的和玩的更感兴趣些。父亲就不一样,他喜欢带一些激发我们兴趣的东西,然后藏在布袋里,一次次惊喜着我们的眼睛。比如河里的圆石头,带着各种颜色很好看,上面的图案还引人联想,别有一番意趣。有时父亲会很用心地做一把弹弓或者一把小木刀放在布袋里,这会使我这样的“猴孩子”开心地叫出声来。有一次从布袋里摸出一只浑身光滑的大青蛙,皮肤黄绿、眼睛鼓鼓,妹妹吓得要哭,我爱得要命。最过瘾的一次,我从布袋里摸出了一只小乌龟,每天捧着上学放学,后面跟着一帮想看乌龟、摸乌龟的“小跟班”,真是“风光无限”。可惜的是,那只小乌龟有天趁我上体育课时,翻出书包不知道溜达到哪儿去了,再也没找到。

我和妹妹上初中时,那个布袋里往往放有一些书。那时我们一个星期从学校回家一次,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布袋里有什么书,然后贪婪地读起来。傍晚父亲回家,不管多忙都会陪我们读书,偶尔还要谈谈体会,因为那些书他已先睹为快了。我们三个人就着灯光看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母亲常常笑着说我们是三条书虫。现在想想,和父亲一起读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我们参加工作后,老家修葺一新,进门的地方父母仍旧挂个布袋,好像不挂就少了点什么似的。布袋里装着母亲的药、父亲的火机,或者一些小玩意儿。父亲仍旧喜欢带些稀奇的东西放进布袋里,只是我们没有像儿时那样去翻了。布袋往往鼓鼓囊囊的,隔断时间就得被母亲清理一下。

如今偶尔回老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学着儿时的样子去摸墙上的布袋,看看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这样做总会让我感觉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有时摸到一小把零食,放在嘴里似乎还能嚼出儿时的味道来。

后来父母还搬过一次家,进门的墙上挂个布袋的习惯也一直保留着;布袋用破了再换个新的,那个位置没空过。我喜欢跟朋友们讲我家布袋的故事,并告诉他们,父母挂在墙上的布袋,也是我家装满幸运和温馨的“福袋”。

《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02月13日  第16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福袋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