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本报原创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微网格破圈 治理力满格

2025年03月10日 16:03:56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 孟 航 李彤彤 通讯员 李雪婷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开展石桥子早市“护游”服务活动。

锦州市凌河区委组织部供图

近年来,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着眼群众自治、突出落小落细,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微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在原来74个社区(村)743个网格基础上又细化为2832个微网格,发挥微网格灵活、便捷、高效的优势,通过划细做实微网格管理机制,促进小区楼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让治理精度更准、执行力更强、处置链更短,推动网格管理向以管理服务并重、社会主体多元共治、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各方利益协调的网格治理演进,让基层治理从“最后一公里”下沉到“最后一百米”。

织密“三网融合”治理体系

凌河区以服务效能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党建网+治理网+服务网”三网融合架构,把党小组设在微网格上,推选群众基础好、威望高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以楼栋为“精微治理单元”进行精细化治理,划分为社区总网格、片区一般网格、楼栋微网格,创新设立“1+15+N”工作模式,即每个微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15名专属网格员,联动N名楼栋长、物业管家等力量。通过“网格民情日记”动态收录40万余户家庭信息,绘制“民情热力图”,精准标注独居老人、特殊群体分布,实现服务资源动态调配,将政策宣传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服务落实到网格。

培育“头雁矩阵”治理力量

凌河区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拔3170名党员骨干担任微网格长,整合社会力量,帮助居民反馈问题、解决困难,组织睦邻活动,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无组织“散户”变成有组织的“堡垒”,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以多种形式培育、挖掘、发展好社区能人、达人,持续推进年轻居民担任“第二楼组长”,引导更多青年力量融入社区治理中来,实时管理维护微信群,及时回应居民诉求、解答群众疑难,在日常互动中孵化出更贴近居民生活的社区自治力量。建立“早碰头、午巡查、晚复盘”工作机制,配套开发“网格学院”培训平台,开设矛盾调解、应急处突等12门实务课程。开展“星级网格员”评选,将楼道整洁度、诉求响应速度等20项指标纳入考核,形成“发现问题—处置上报—跟踪反馈”完整闭环,增强了“早发现、快处置”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早介入、早化解”的矛盾纠纷调处能力。

创新“平急结合”服务机制

凌河区探索建立“平时”常态、“急时”应战的“平急结合”机制,全面夯实基层治理的红色堡垒。常态化开展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等实训,将网格员培养成“安全应急明白人”,推动网格员平急转换更加顺畅。近年来,在防汛救灾、抗击暴雪冰冻灾害等应急场景中,全体微网格员就地转化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全力开展救援、安置、服务等工作。转入常态化治理后,通过上门查需、上门解难,梳理群众反映问题1.86万余件,解决充电桩安装、停车位改造等问题3200件,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

《中国城市报》(2025年03月10日第22版)

责任编辑:越玥
  • 锦州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