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吉林省延吉市:实施社区治理焕新升级行动

2025年04月07日 16:59:53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共延吉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坚持用改革的思路、理念、办法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探索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有效方法和可行路径,实施治理方式、治理阵地、治理队伍三项焕新升级行动,持续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合伙治理 服务更优

治理方式更新升级

延吉市坚持问题导向,为破解共建形式单一、粘性不足等问题,探索实行社区治理合伙人模式,统筹优化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资源、居民群众等多方力量融入社区治理,形成合伙治理、联动治理的新模式。

优化机关单位力量。突出服务基层、赋能基层,推行“一线工作法”,合理优化配置机关单位的组织资源和组织力量,将全市7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准对接78个城市社区,选派78名部门“一把手”担任社区“第一书记”,5500余名机关干部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常态化助力“绿美延吉”行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旅游发展等重点工作。搭建“红色星期五”社区治理日载体,机关干部每周五下沉社区开展联建活动,依托“全民随手拍”“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等机制高效转办基层治理问题,解决民生问题1.5万余个,城市品质与环境实现双向提升。

用好社会资源力量。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创新工作方式,吸纳引进教育培训、康养医疗、文体协会、志愿服务等社会组织、新兴组织为“社区治理合伙人”,开展电商培训、心理咨询、文创制作等实用性强、参与度高的载体活动,实现党建引领、市场运营、公益服务相融合。北山街道丹青社区以免收租金形式置换公共服务,引入延边州鹿途传媒有限公司,为辖区居民提供影像艺术、文创体验、影视展演等公共文化服务;引入心理咨询机构,为辖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效化解婚恋家庭、邻里街坊等各类矛盾纠纷,促进家庭和谐,提升治理效能。

凝聚群众自治共治力量。全覆盖建设324个网格党群服务站,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组织居民协商议事,解决停车难、缺少休闲场地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900余件。激发群众发挥主人翁作用,引导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示范带头,成立“五老找茬团”、银龄服务队等群众性志愿服务队,通过投保意外险、积分兑换、选树优秀“三长”等方式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共治合力。在进学街道安阳社区推行“由民作主”五步工作法,通过居民事居民议的方式,解决小区道路硬化、广场改造等问题130余件。在河南街道白川社区成立“阿巴依”服务队,热心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栽花种草、环境整治,带动形成居民积极参与、主动融入社区治理的良好局面。

提档扩能 全龄友好

治理阵地焕新升级

延吉市以群众需要、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场地换服务、空间链资源”为理念,通过空间整合、资源统筹、功能重组、一室多用等方式,进一步提档升级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实现空间共享、服务共融、家园共建。

社区提档升级与民族团结相结合,建设互嵌共融社区。延吉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质量建设42个“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推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丹英社区工作经验,在社区设立“红石榴之家”、民族团结庭院等服务阵地,在游园广场、小区楼栋等处设置实景元素820处,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有利条件;以“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为主题,开展“邻里节”“百家宴”等活动1200余次,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社区提档升级与青年延吉相结合,建设青年友好社区。走进建工街道延青社区,1000余平方米的青年服务站映入眼帘,这里设有延青咖啡厅、新媒体工作室、多功能培训室,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办公、培训、实践等一体化服务,目前已有11家企业入驻。延吉市在服务好“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基础上,把服务触角向青年群体延伸,结合青年延吉、咖啡之城等建设契机,积极对接青年需求,整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资源,在社区搭建青年夜校、青年服务站、青年主播孵化基地等阵地,开展AI技能、自媒体运营等培训,举办“企业开放日”“创享沙龙会”等特色活动60余场,助力青年创业就业。

社区提档升级与多元服务相结合,建设和美幸福社区。“这儿有文学类、历史类、少儿类书籍,离家也很近,假期带着孩子来一起看书,非常舒服。”走进公园街道园吉社区,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种类丰富的各类图书、便捷贴心的借阅服务,吸引了许多居民来此“打卡充电”。为更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延吉市在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升级中突出文化惠民理念,设立便民图书室、创享空间等特色阵地,组织开展主题阅读、科普讲堂等活动,让辖区群众常想常来。在新兴街道民昌社区、公园街道园月社区,设立“志愿文创+匠艺传习”阵地,依托延边大学学府资源,开展非遗传承、文创制作等实践活动,深受居民欢迎和认可,使社区党群服务阵地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温馨家园。

梯队培养 能力更强

治理队伍培育升级

延吉市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梯队培养社区工作者队伍,持续加强和改善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工作作风,锻造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

锻强社工队伍。把社区书记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实施精准提能计划,组织书记讲堂、赴外培训、观摩交流、业务比武等系列提能活动,有效提升社区书记队伍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能力。强化对600余名社工岗人员的教育培训,实施“全科社工、全科网格、全科服务”模式,开展全科社工入职培训、知识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实务能力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全科人才,设立“全科社工”服务窗口,每天安排2至3名全科社工在社区接待居民办理业务,其他社区工作者常态化下沉706个网格,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培育后备力量。壮大社区工作队伍,招聘基层治理专干266名,开展岗前培训、轮岗培训、专题培训,组织青年大讲堂、公文写作大赛、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打造“上台能讲、提笔能写、动手能干、遇事能解、重担能挑”的“五能型”专干队伍。创新培养举措,按照每半月每期2人的标准,全覆盖选派社区治理专干到6个社区工作者培训实践点进行实践锻炼,发挥林松淑、王淑清等优秀社区书记“传帮带”作用,提高专干队伍应急处突、组织协调、攻坚克难的本领,注重选拔优秀专干进入社区“两委”班子,打牢精细培养、精准使用的基础。

强化激励保障。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绩效薪酬、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等待遇保障,积极推选32名社区书记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提升社区工作者政治待遇。鼓励社区工作者考取社工师,每年开展专项培训,激励330余名社工师积极发挥作用,给予社工师每月200元至300元补贴。畅通社区工作者晋升“双通道”,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分别拿出3个和6个岗位面向优秀社区工作者开展定向招考,打破社区工作者向上晋升“天花板”,让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更有干劲。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07日第29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社区工作者
  • 社区功能
  • 社工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