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调查

东城街道:“一轴三圈”绘出商圈发展“同心圆”

2025年05月06日 17:02:13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广东33文创园商户参与东莞市东城街道“冬送温暖”服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爱心餐饮。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民盈国贸商圈打造“红蓝税屋——e税党员先锋服务站”。

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能级不断壮大的时代背景下,商圈既是城市经济、文化、活力的集中承载地,也是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的集中聚集地。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创新组织设置、增强组织功能,引领商圈有序经营、繁荣发展,已成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东城街道是广东省东莞市的中心城区,拥有鸿福商圈及东城商圈等2个省级示范特色商圈,商贸服务繁荣。近年来,东城街道围绕“党业融合、共促发展”的创新理念,结合鸿福商圈和东城商圈自身优势,创新实施党建引领商圈发展“一轴三圈”工作模式,以党的领导为轴心,全面协同各方资源力量联动,全域打造“组织圈、服务圈、发展圈”,大力推动商圈党建从“各自抓”转为“合力抓”,持续为商圈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全力绘就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同心圆”。

坚持组织引领

打造上下贯通“组织圈”

东城街道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到商圈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全面锻造有向心力、有执行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创新架构拧“轴心”。高位推进“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商圈党组织+两新党组织”的四位一体党建工作模式,按照因地制宜、便于管理的原则,以辖区内2个示范商圈为“圆点”,积极吸纳商圈内两新党组织,组建民盈国贸“白玉兰”商圈(鸿福商圈)党建联盟和东城商圈党建联盟,全面夯实商圈发展红色矩阵。结合底数摸排和组织建设“双同步”工作,动员推动92名党员纳入规范管理,实现商圈内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完善机制配“引擎”。建立健全商圈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成立商圈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引导街道两新党委、社区党委、商圈党总支以及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制定商圈党建工作方案、党建活动计划,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党建工作格局。以商圈党建联盟为轴心,联合街道职能部门、企业商户、社区党组织等组建党建协作小组,创设商圈党建联席协商机制,通过“常态一月一议、要事一事一商”等方式,形成“需求清单与问题清单”,累计解决商圈发展遇到的生产经营、权益保障、环境卫生等方面需求、问题328个。

建强队伍添“动能”。推行党员“双向管培”制度,创新打造“商圈微课堂”“红色悦读荟”等特色学习活动116场,针对商圈党支部书记、党建专员等党务骨干,开展“政治+党务+企业管理”的“小专班”培训30场,着力把商圈内的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注重选优配强商圈党组织“领头雁”队伍,搭设“商圈红领论坛”,引导商圈“领头雁”和优秀业务骨干分享党业融合经验,覆盖党员、群众2500余人次,助推商圈党建与业务双提升双促进。实行“党员积分”激励制度,把参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作为积分内容,引导商圈党员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并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动力,擦亮商圈党建“红色名片”。

坚持资源联享

拓展红色矩阵“服务圈”

东城街道强化资源整合、优化服务载体,着力打造综合型、多样化服务全矩阵。

升级党群阵地。因地制宜建立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精准设置党务服务区、一站便民区、党建活动区、创客交流区和党建展示区五个功能区,推出学习培训、创业指导、法律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娱乐等15项服务,实现党群服务全覆盖。以打造民盈国贸商圈“白玉兰”党建模式为抓手,率先构建1个党群服务中心、N个商户党群服务点“一个中心多点开花”党建阵地布局,并将党建领航、自助办税、税收宣传阵地“三合一”,设立“红蓝税屋—e税党员先锋服务站”,打通便民办税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服务模式。以服务商圈、服务商户、服务党员为原则,依托商圈线上小程序,创新推行志愿服务点单模式,联合专职党建指导员、商户服务专员、专属网格员组建商圈“红管家”队伍,按照“商户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订单式”服务模式,组织开展寻找流动党员、党员读书交流会、“午间慢时光”等系列党群活动150场,引导商圈党员主动参与商圈建设,共奏商圈发展“大合唱”。探索实施“党员领跑、诚信经营”行动,引导党员商户门店悬挂“党员经营户”“党员先锋岗”公示牌,定期组织对进驻商圈的商户进行诚信遴选,推动形成“诚信经营、共治共享”的良好商圈氛围。

共建商圈家园。以打造“竖起来的社区”为目标,引导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资源、力量进商圈,联合开展亲子互动、就业指导、健康讲座、金融宣传等活动1800场,增强企业、商户党员群众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深入推行“家园行动”,推出社保、医疗、住房等保障项目18个,其中,联合中国人保财险东莞市分公司推出“一元民生”项目,为超3200名商圈商户员工购买保险;携手莞寓·市人才安居社区为商圈企业提供租房优惠服务,为商圈引入人才技能培训等资源。

坚持先锋引领

凝聚红色赋能“发展圈”

东城街道聚焦商圈经济、文化、治理等领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合力激活共赢互促“发展圈”。

打造消费新名片。深入推进“党建赋能 先锋助企”行动,推出党建助企“十条举措”,深化“红色代办员”“红色助企服务团”服务机制,推动民盈国贸、万达广场等五大商贸体能级提升。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领消费升级,2024年以来引进东莞首店16家,包括民盈国贸11家、万达广场2家、广东33文创园2家。聚焦年轻客群消费,广东33文创园党支部率先推动美团“乐活街区”落地,联合百余家商户开展城市青年派对等活动超200场次,有效激活城市夜经济新业态,广东33文创园获评第四批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

打造文旅新品牌。聚力打造“党建赋能 文旅添彩”党建品牌,积极用好驻点联系群众、党员“双报到”等机制,动员850名党员积极参与“黄旗山奇妙夜”“东莞第一高楼‘赏月行’”等文化品牌系列活动的线下服务和对外宣传,联动商圈企业举办“旗峰亮质·东城请吃饭”主题活动25场,获宣传曝光200多万次,为多元业态的商业消费激发红色活力。持续开展“放心消费”专项行动,推动市场监管、宣传、网格等部门单位以及社区党员干部深入排查商圈商户600家次,营造安全有序的文旅市场环境。

打造共治新生态。推行“红色积分”引领商圈治理机制,发布文明督导、防诈反诈、平安巡防、困难救助等积分项目150个,鼓励爱心商家组成积分兑换联盟,引导广大企业商户、党员群众主动认领服务、参与商圈治理228场,及时排查消除商圈用电用气、装修施工等各类风险隐患45个。推动暖蜂驿站在民盈国贸、万达广场、广东33文创园等商圈实现全覆盖,率先打造暖蜂流动巴士驿站点,为新就业群体、户外劳动者等提供避暑取暖、饮水就餐、充电热饭等自助服务,服务群体1200人次。同时,探索开展“‘益’路同行”系列公益活动35场,引导商圈企业参与扶贫帮困、社区建设等社会公共事业和公益活动,惠及群众超7000人次。

东城街道通过实施党建引领商圈发展“一轴三圈”工作模式,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商圈治理和服务发展路径,助推商圈发展提质升级,也进一步激活了城市基层党建发展新动能。接下来,东城街道将紧密结合商圈经济繁荣活跃的特点及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现状,创新组织建设、发挥联动优势、坚持共建共治,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商圈发展质效,全面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踏上新台阶。

《中国城市报》(2025年05月05日第19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组织发展
  • 正能量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